近年来,江苏大丰港经济开发区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理念,不断创新招引机制、做强载体平台、优化服务环境,为加快推进新时代人才强区建设,奋力谱写“强富美高”新大丰现代化建设新篇章提供坚强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一、创新高质量引才举措,打造聚才汇智“强磁场”。一是坚持产业引才。聚焦新能源、新材料、先进装备制造和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需求,深入实施“人才强链”行动,抽调精干力量,常态化赴园区产业链重点企业走访调研,动态掌握企业技术人才需求,深化合作,成功帮助海瑞食品、新安德矿业等企业引进中国海洋大学杜国英教授、中南大学成永生教授等产业领军人才,助推企业创新能力提升,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二是坚持项目引才。以国家级重点人才工程和省、市“双创”人才项目申报为契机,充分发挥科技镇长团、在外乡贤等以才引才作用,积极对接高端猎头公司和人力资源机构,洽谈对接一批海内外优秀人才,推动与园区重点企业开展项目、技术合作,近三年,累计引进领军人才16名,省、市科技副总20名。三是坚持活动引才。坚持招商引资与招才引智“双轮驱动”,主要领导带头赴常州、苏州等地开展“双招双引”活动,产业政策和人才政策同场推介,项目招引和人才招引同步洽谈,先后举办招才引智活动16场,引进本科以上各类临港特色产业专业人才1300余名,高级研发人员近200名。
二、建强高能级人才载体,搭建人尽其才“大舞台”。一是聚焦发展需求建平台。围绕助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与南京工业大学合作共建江苏海洋产业研究院,实现人才互动、资源共享,并获省重大创新载体建设项目支持,先后引进刘新垣院士、陈集双教授等高端人才20余名,开展11项重大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项目,实现入侵植物大米草的资源化,有效解决了大米草引起的港口航道堵塞问题。二是突出企业主导建平台。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加快推进院士工作站、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企业技术中心和企业工程技术中心等创新平台建设。近三年,新增省级平台5个、市级平台16个,为各类人才在丰干事创业搭建广阔舞台。三是坚持借势蓄力建平台。积极探索“域外创造+大丰转化”的合作模式,支持丰山集团、安道麦辉丰等公司在上海、以色列等国内外科创资源集聚高地,建设一批离岸研发平台,实现“借才引智、借梯登高”。近年来,累计通过离岸研发平台成功引进博士研究生8名、硕士研究生14名,开发出新产品5个,有力提升了企业自主创新水平。
三、做优高品质人才生态,构筑尊才爱才“栖凤巢”。一是营造激励人才的发展环境。将人才工作作为党工委、管委会会议重要议题,定期听取研究涉及人才有关重要事项,落实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明确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直接抓、专职人员具体抓,为各类人才干事创业提供强有力的硬核支撑。注重优秀人才典型选树,利用大丰融媒、大丰日报等媒体,多维度讲好人才故事,全方位传递人才力量,大力营造鼓励干事创业的浓厚氛围。二是打造成就人才的创业环境。借助沿海发展人才峰会、创新创业大赛等品牌赛事活动,主动赴高校院所开展洽谈对接,带动中科院海岸所焦旭东博士等一批优秀人才来丰创新创业。加大对创业项目全方位支持力度,在场地支持、项目扶持、地方贡献奖励和贷款贴息补贴等方面提供“一揽子”政策扶持,为人才创业起步、成长、壮大“全周期”保驾护航。三是创造感动人才的服务环境。深化完善党员领导干部联系专家人才工作机制,推行党政领导干部“一对一”结对服务人才,通过上门慰问、电话交流等多种形式,先后帮助各类人才解决住房安居、配偶就业、子女入学等问题10余件。实施人才公寓提升工程,新建、改造1400套人才公寓,为各类人才提供方便快捷、舒适舒心的生活环境,努力打造一流人才生态。
下一步,港区将认真贯彻全区组织工作会议精神,以更高站位、更强担当和更实举措做好各项重点工作,为推动全区人才工作争先进位、赶超跨越贡献港区力量。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站文章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