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日报讯 (记者/钟哲 卞德龙)医生既要在临床上诊治患者,又要开展科学研究,如何取得两者之间的平衡?我们需要怎样的医学科学家?9月23日,为期三天的2023泛太平洋健康创新大会在广州闭幕。在这场由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联合举办的国际医学大会上,医学科学家培养成为会场上国内外专家聚焦的热点。
此次大会云集近百名来自全球的医学“大牛”,包括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梅奥医学中心、约翰·霍普金斯大学、伦敦帝国理工学院、巴西爱因斯坦医院等大学、医疗机构代表,以及中国高水平医院管理者与医生代表等。
“中国的医生总数正在增加,但每千人中只有3.04名有执照的医生。截至2020年,获得本科学位及以上学历的人仅占42.1%。换句话说,提高中国卫生专业人才竞争力,对教育需求不断增长。”中山大学常务副校长、中山一院院长肖海鹏强调了培养未来医学科学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中山一院如何培养医学科学家?
肖海鹏认为,培养和发展医生临床实践、科学研究、教育教学和领导力四种能力至关重要。“我们开展基础研究培训和临床能力培训计划,包括实验室轮转、临床实践等,目标是把优秀的学生培养成称职的临床医生,同时也是优秀的研究人员。”
“等他们毕业后,医院还准备了‘柯麟新苗计划’。”肖海鹏介绍,该计划为8年制毕业生提供额外3年的严格博士研究生培训,为5年制毕业生提供额外5年的培训。只有表现优秀的学生才有资格申请,如果被录取,他们将被送往世界一流的研究机构,并接受导师组的联合指导。截至目前,该计划已经完成了8期。
中山一院将大学教育与临床医生、医学科学家培养融会贯通、系统设计的做法,在会场上引发了专家的关注。
清华大学副教务长、清华医学院创始人黄天荫分享了自己在新加坡、美国求学的经历,在他看来,将大学与医院打通、系统培养人才的模式,能够为未来的医学科学家成长提供全面的支持。香港大学深圳医院院长张文智也认为,大学与医院的协同在医学科学家培养中至关重要。
南洋理工大学资深副校长(健康与生命科学)、李光前医学院院长沈祖尧则从自身临床和科研经历出发,讨论了新加坡和中国香港对医学科学家的培养经验。他从学士毕业的临床医生起步,后来又攻读生命科学博士,逐步走向科研道路。
“对医学科学家而言,研究不是为了获得名利,而是为了让病人受益。”沈祖尧认为,临床实践让他的科研有了明确的方向。他证实了幽门螺旋杆菌与胃溃疡的关系,并最先证明只需要为期一周的抗生素疗程就可以消除胃内的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治愈胃溃疡并降低复发的机会,对全球胃溃疡治疗带来深远影响。
除了聚焦医学科学家培养外,此次会议还关注机器人手术、数字医疗创新发展等话题,共设“领导力的挑战与策略”高层圆桌会议及“中西大咖谈:医学科学家成长之路”“机器人手术创新”“卫生健康领域人工智能/大型语言模型应用的机遇与挑战”三场专题会议。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宣传国家科技政策,展示国家科技形象,增强国家科技软实力,参与国际科技舆论竞争,提高国际科技话语权,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网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