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铜仁市科技成果转化取得新进展

   2023-09-27 铜仁市科学技术局
63
核心提示:近日,省科技厅发布了《2023年度科技成果应用及产业化计划(重大项目)、基础研究计划(决策科学)即报即评

近日,省科技厅发布了《2023年度科技成果应用及产业化计划(重大项目)、基础研究计划(决策科学)即报即评项目拟立项项目公示》,铜仁市松桃三和锰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牵头申报的“低-中温两段式电解锰渣火法处理技术集成与应用”项目获批贵州省科技成果应用及产业化计划(重大项目)获批立项,标志着铜仁市科技成果转化取得了新的进展。

今年初,中伟新材料牵头完成的“锂离子电池三元正极前驱体绿色制造关键技术”(面向经济主战场)和省地矿局申报、103地质大队作为主要承担单位的“锰矿大规模气液喷溢沉积成矿理论与快速高效勘查技术体系”(面向国家重大需求)获得贵州省2022年度十大科技成果奖(全省仅10项)。其中,锂离子电池三元正极材料前驱体绿色制造关键技术,在高品质三元正极材料前驱体、掺杂型镍钴锰氢氧化物、窄分布球形镍钴锰三元氢氧化物和混合式镍钴锰三元氢氧化物制备等关键技术上开展创新,实现了锂离子电池三元正极材料前驱体绿色制造,产品锂离子电池三元正极材料前驱体全球市场占有率超26%,产量和出口量名列全球第一。锰矿大规模气液喷溢沉积成矿理论与快速高效勘查技术体系,围绕锰矿成矿系统、成矿系列与隐伏锰矿找矿等关键科学问题,持续开展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研发出了适用于隐伏超大型“气液喷溢沉积型锰矿”的找矿勘查关键技术体系,取得了找矿新突破,发现了全球罕见的来自地幔顶部的超巨量锰质成矿传输通道,为锰矿大规模气液喷溢沉积成矿理论提供了直接的可视化证据。

近年来,铜仁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坚决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科技创新的决策部署,坚持科技为先,发挥科技创新的关键和中坚作用,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更好发挥科技创新在绿色铜仁现代化建设中的战略支撑性作用。目前,“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低品位碳酸锰矿锰渣全过程控制与资源化利用技术”示范项目、矿产资源数字化勘查开发技术推广省级科技重大成果转化项目落地铜仁,2017年以来,累计斩获贵州省科技奖励达44项,已获省级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项目43项3445万元,撬动承担单位科技资金超2亿元,推动科技成果不断转化为经济社会效益。

一、加大统筹支持力度,推动科技成果加快科技体制改革。一是出台一系列政策性文件,出台了《关于以绿色发展为统领加强科技创新工作的实施意见》《赋予科研机构和科研人员更大自主权实现高质量发展有关支持措施》《关于支持铜仁高新区、大龙开发区、碧江经开区创建孵化基地的指导意见》《关于促进全市技术市场发展助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若干措施》等系列支撑性文件,进一步完善了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体制机制。尤其是2022年11月4日,中共铜仁市委铜仁市人民政府印发《科技创新引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铜党发〔2022〕24号)文件,提出围绕核心技术攻关、企业创新主体培育、协同创新能力提升、科技创新平台提质增效、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全社会研发投入增长、科技创新生态优化“七大行动”,其中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行动”,对科技成果给予政策支持,明确大力实施科技成果转化行动。二是探索一系列创新性路径。如“科技+金融“模式,与建设银行铜仁分行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已为全市科技型企业贷款、授信超20亿元;如校企“协同创新、共引共赢”模式,推动铜仁学院和中伟新材料创新“编制在学校,研发工作在企业”人才合作,已共同引进了1名博士人才;如“科技特派员+项目”模式,选派科技特派员400人,实施科技特派员示范项目26个,深入乡村技术指导服务活动2.4万人次,推广农业新技术980项,推广农业新品种360项。三是取得一系列示范性成果。铜仁学院王恒博士利用砷化锌(Zn3As2)电子信息材料自有专利技术,成立大龙京恒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建成600吨/年砷化锌电子信息材料项目,预计销售额1.2亿元,实现了个人价值与社会效益的双赢。铜仁学院冷森林教授的高性能压电陶瓷成果应用与产业化研究示范与推广项目,建成了压电陶瓷的中试生产线,并且实施了PZT压电陶瓷的中试实验,研制的压电陶瓷兼具较高的居里温度670℃、较高的压电系数20 pC/N、较优异的温度稳定性小于20%。

二、建立技术创新与科技成果转化平台,促进科技成果落地。在创新平台方面,目前已布局和建设贵州省锰资源高效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贵州省电池用锰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贵州中伟正源新材料有限公司新能源材料院士工作站、铜仁学院新型功能材料重点实验室等科研平台92个。成功引进松山湖实验室,联合打造国家级新型功能材料重点实验室,组建了松山湖材料实验室离岸研发中心和技术转移中心。在创新创业平台方面,省级以上创新创业平台12个,排名全省第3。其中,科技企业孵化器3个,包括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1个、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2个。众创空间7个,包括国家级众创空间1个、省级6个;省级大学科技园1个。在服务管理制度方面,新出台了《铜仁市市级科技企业孵化器认定和管理办法》,进一步明确市级科技企业孵化器认定条件,对考核管理等也提出了具体要求。同时,在项目体系中,明确支持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技术创新中心、新型研发机构等科技平台。

三、争取科技成果转化项目资金支持,大力推动成果落地示范。一是形成成果示范。2017年以来,累计斩获贵州省科技奖励达44项,其中2017年、2018年、2020年、2022年、分别摘取科技成果转化一等奖、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技术发明一等奖、自然科学一等奖科,推动科技成果示范。在2022年度省级十大科技成果奖仅10项中,中伟新材料的“锂离子电池三元正极材料前驱体绿色制造关键技术”,省地矿局牵头申报的、103作为主要承担单位的“锰矿大规模气液喷溢沉积成矿理论与快速高效勘查技术体系”获得2022年度十大科技成果奖。二是积极帮助争取项目资金支持。已获得省级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项目42项2645万元,其中贵州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一〇三地质大队的矿产资源数字化勘查开发技术推广获得了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支持,徐代刚团队的梵净山茶清洁化标准化加工技术集成示范与推广、杨跃团队的一种公路桥梁伸缩缝快速修复工艺推广等获得了立项支持。三是单独列块予以支持。在项目体系中,明确单列科技成果应用及产业化计划项目,并指出是指为提高生产力水平而对科技成果所进行的后续试验、开发、应用、推广直至形成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品种、新产品和新服务,以及发展新产业等活动项目,已支持市级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项目(技术示范项目)37项目214万元。四是加强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示范。加强科技成果转化与示范,组织申报钠离子电池关键材料产业化技术集成与应用等省级重大成果转化项目,进一步推动成果落地并取得成效。

四、加大对接服务力度,推进持续提升服务能力。一是持续推进 2022 年度国家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网点(铜仁市检验检测院)建设,为各需求主体提供政策引导、业务咨询、供需对接等知识产权服务,支持引导铜仁学院等高校开展国家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网点备案工作,向上争取资金支持,推动实施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普惠工程,建立健全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体系,提升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便利化和可及性。二是与第三方公司协商合作,借助贵州知识产权科创服务云平台,将高校专利技术挂网推介,推动知识产权供给侧和需求侧精准对接,促进知识产权成果转移转化,尤其是提升高质量知识产权成果的转化能力。三是开展商标、专利、地理标志等各类专项行动,加强打击侵犯知识产权行为力度,开展知识产权保护培训,增强知识产权综合行政执法能力。加强与司法部门沟通协作,积极推动知识产权行政执法和司法保护两条途径优势互补、有机衔接,优化知识产权行政保护体系。与第三方咨询服务机构协商合作,帮助化解企业知识产权纠纷。

下一步,铜仁市将进一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坚决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科技创新的决策部署,坚持科技为先,发挥科技创新的关键和中坚作用,将在提供政策保障、强化成果转化、推动科技合作等方面持续发力,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更好发挥科技创新在绿色铜仁现代化建设中的战略支撑性作用。不断打通从科技强到企业强、产业强、经济强的通道,着力破解科技成果转化堵点,不断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一是加大服务力度,积极争取支持。加大向上争取力度,围绕电解锰渣火法处理技术、钠离子电池关键材料产业化等重大成果转化争取项目资金支持,推动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二是抓实科技合作,推动成果示范。强化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围绕新型功能材料、农产品深加工关键技术探索上下联动技术攻关体系,引导市内外高校与企业交流合作,抓实与中南大学、清华大学、松山湖材料实验室等合作,提升高校科研成果与企业的技术需求匹配度,推动成果转化为经济社会效益。三是优化创新生态,建立成果转化机制。深入实施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行动,建立健全激励机制,支持铜仁学院等建立专业化技术转移转化机构,支持科技型企业购买高质量科技成果,推动科研成果转化、孵化、产业化。对实施重大成果转化示范的企业,按照“一企一策”予以重点支持。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