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时节,硕果累累,9月25日,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与浙江大学正式签署《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 浙江大学战略合作协议》,以全面提升区域创新体系整体效能为目标,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共同开启一场互惠共赢的“双向奔赴”。
近年来,我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越是欠发达地区,越需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科技创新重要论述,探索走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全力打造“科技兴蒙”升级版,与国内发达省区、大院大所建立“4+8+N”合作机制,全方位深化区域间科技合作,汇聚优质创新资源,促成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市、上海市、上海交通大学、兰州大学等合作主体与内蒙古深度携手开展全方位合作,奏响协同发展“协奏曲”。
“内蒙古与浙江大学科技合作由来已久,浙江大学科研实力、教育资源、人才储备雄厚,重点学科与自治区产业链布局高度契合,为双方合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自治区科技厅科技合作处负责人表示,此次内蒙古与浙江大学进一步深化校区合作,为内蒙古高质量发展和浙江大学“双一流”建设提供有力支撑,实现互利共赢、共同发展。
翻看时间的卷轴,自浙江大学与内蒙古开展科技合作以来,在创新平台、科研项目、人才培养等方面不断深化合作,聚焦新能源、稀土、农牧业等重点领域,联合攻克了一批制约产业发展的关键核心技术问题,促成一批先进科技成果转化落地,有效提升了自治区创新水平。
2014年,浙江大学在包头市设立浙江大学包头工业技术研究院,与当地相关企业开展各类项目合作,累计承担科技项目12项,推动热镀钢(铝)复合板热转印、铁路轨道探伤车等一批产业化项目落地开花;2016年,与内蒙古电力集团共建电力电子应用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内蒙古试验研究基地;2021年,浙江大学-北方稀土联合研发中心暨包头稀土研究院杭州分院在杭州成立;2022年,与中国北方稀土共同组建浙江大学白云鄂博稀土联合研究院,提升稀土新材料及其应用研究相关领域的核心竞争力;2023年,与呼和浩特市共建浙江大学技术转移中心呼和浩特分中心……此外,浙江大学还相继参与了内蒙古一机集团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乳业技术创新中心等高水平创新平台创建,为内蒙古科技创新发展给予大力支持,提供强大智力支撑。
布局前沿科技领域、搭建高能级科研平台,加速高层次人才汇聚,浙江大学深入融入内蒙古发展战略,也为区内创新主体搭建了广泛合作平台,探索校企合作新路径,推动教研产深度融合发展。
“随着校区融合发展走向纵深,我们与浙江大学整合校企资源,围绕内蒙古现代能源经济建设和电网高质量发展,推动多领域深度合作。”内蒙古电力集团负责人介绍,自2017年与浙江大学开启战略合作以来,依托国家重点实验室科研平台,双方在大电网安全稳定控制、高比例新能源电力系统、电力电子技术应用等方面积极开展科技创新项目合作。共同开展的“百优人才”培养工程取得了良好成效,2019年联合培养的2名博士、32名硕士计划,在内蒙古电力集团起到了重要的引领和示范作用。
2022年,内蒙古电力集团与浙江大学签署新一轮校企战略合作协议,共建可再生能源电力系统联合研发中心、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目前,联合研发中心重点开展2项省部联动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申报工作,承担2项集团公司“揭榜挂帅”项目相关研究工作,成功获批1项内蒙古电力公司指令攻关项目。
近三年来,自治区本级财政立项支持与浙江大学合作项目6项,安排经费3042万元,项目总投入达到1.2亿元,带动双方在能源、装备等重点领域开展深度合作。同时,浙江大学与自治区相关创新主体开展了一系列横向合作项目,比如,与包钢集团合作,共同开发高效钢渣脱硫剂,与内蒙古一机集团某型号项目设计了关键装置等。浙江大学作为国家乳业技术创新中心成员单位承担了开放性课题项目,开展液态乳加工链生物膜鉴定及消除关键技术与示范。浙江大学推荐严密教授担任包头稀土研究院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为加快打造一流科研院所发挥了积极作用。
虽相隔千里,但内蒙古与浙江大学交往源远流长,站在新起点上,双方面对新机遇、新挑战,以合作共赢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为完成好“五大任务”和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提供强有力科技支撑。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宣传国家科技政策,展示国家科技形象,增强国家科技软实力,参与国际科技舆论竞争,提高国际科技话语权,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网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