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山东肥城经济开发区:挥好“人才之墨” 绘就人才振兴“新画卷”

   2023-10-09 山东肥城经济开发区
60
核心提示:肥城经济开发区党工委牢固确立人才引领发展的战略地位,不断深化人才体制机制改革,充分发挥政策导向作用,

肥城经济开发区党工委牢固确立人才引领发展的战略地位,不断深化人才体制机制改革,充分发挥政策导向作用,加快构建人才工作新格局和创新集聚新高地,在“爱才”“育才”“留才”上精准挥墨,用心用情绘就人才振兴“新画卷”。

以“爱才”之心“起笔构图”

绘出人才振兴画卷蓝图

体制顺、机制活,则人才聚、事业兴。经开区党工委坚持“人才为先”的工作总基调,持续优化人才工作格局。夯实组织保障。建立以党工委书记为组长的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吸纳全区80个村、18个联合党委为成员单位,着力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各部门齐抓共管、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人才工作推进格局。开展摸底调查。将经开区人才分为科技创新、专业技术、乡村人才三大类,统计近2000名人才的基本情况和主要成绩等相关信息,及时更新人才队伍的底数、结构层次和流动情况,为党管人才的科学决策提供基本依据。专家智囊服务。进一步完善党工委联系专家工作,对引进的中国科学院、中储国能等54名专家,由领导小组包联对接,及时掌握人才动态,定期征求意见建议,切实将党管人才的政治优势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

以“育才”之心“运笔起型”

绘出人才振兴画卷画风

坚持人才引领发展战略,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充分激发人才创新活力。注重柔性引才。坚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理念,与天津渤化集团深化人才合作,形成人才共享的发展格局;加强与中储国能博士智囊团合作,“异地引才”“本地用才”拓宽引才渠道;按照“一产业一平台”思路,与中国石油储气库技术研究中心、山东煤田地质局等单位合作,探索建设科研平台联合体,开展盐穴储能储气关键性技术联合攻关,借助高校、科研院所优势智力资源,推动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教育链“四链”深度融合。强化协同培育。联合高等院校、职业院校和专业科研机构共建实训平台,按照“企校双制、工学一体”培养模式,创新实施具有产业特色的“现代学徒制”“企业新型学徒制”,年内培训学徒200人以上。与泰山技师学院合作开展产业紧缺人才定向培养和合作办学,探索设立“经开区卓越工程师”学制班,围绕盐穴储能、矿山装备制造等重点产业开设专业课程,年内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100人以上。深化区域合作。以产业协同发展为抓手,积极鼓励园区、企业、职业院校、研发机构共同建立技术研发服务平台和成果转化基地,现已组织盐化工企业走进中国科学院、中储国能等科研院所交流研讨6次,邀请中国科学院33名专家团队赴经开区指导工作20余次,征集盐穴储能类科技合作需求10余项,实现人才、平台、创新等资源共享共惠。

以“留才”之心“收笔润色”

绘出人才振兴画卷色调

优化人才服务环境,在提升服务水平的同时营造近悦远来的人才氛围。完善配套服务。制定加快科技创新的奖励办法,设立500万元专项资金,对有项目、有技术、有成果的顶尖人才团队,实行“一事一议”,给予上不封顶的资金资助。聚焦人才服务需求,组建人才服务工作专班,提供“一站式、全程式”服务。目前已梳理人才服务事项20项,协调解决社保转移、项目资金申请等问题15个,为7名高层次人才发放奖金245万元,年内计划高标准打造人才公寓60套,全力打通人才服务的“最后一公里”。搭建服务载体。深入实施“领航型企业”培育工程,年内新增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2家、省创新型中小企业3家、省专精特新4家,推动中储国能300MW等储能储气项目申报国家级科技示范项目、肥城精制盐厂获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实现“零的突破”。开展创新创业培训6期以上,为释放科技人才创新创造活力提供有力支撑。开创智慧赋能。依托第三方专业服务机构,采用“线上+线下”相融合的模式,建设盐穴储能产业人才平台,绘制人才大数据图谱、建立人才智库,为人才提供政策咨询、手续办理、项目申报等便捷服务,推动成果转化与技术转移,为人才创新资源有效聚集提供载体支撑。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站文章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