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山亭经济开发区按照上级推动开发区高质量发展各项部署要求,持续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不断拓展“承诺制+标准地+全代办”机制,建立健全“亩均效益”评价体系,为开发区发展筑牢“硬支撑”,释放“新活力”。
一是深化体制机制,激活发展效能。优化调整开发区产业布局,按照“嵌入市区、对接滕州、两极联动、全域发力”定位,将空港产业园、豆谷融合创新示范园、高端智能制造产业园纳入开发区“一区多园”整体布局,研究制定《关于加快山亭经济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增加了科技创新部、党群工作部2个工作机构和10名人员控制数,完成中层管理人员公开竞聘,不断增强了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的活力和动力。山亭经济开发区入选省级绿色工业园区,翼云科创园入选省级数字经济园区、“晨星工厂”试点园区。
二是强化要素支撑,打通发展堵点。积极统筹协调土地、资金等要素指标,实行“定标出让、对标拿地、按标施建、依标验收”的项目用地闭环管理模式,通过“定标准、定地价、竞税收”提升“以地招商”吸引力。今年以来,开发区已完成16个项目准入与合同联审,嘉富显示、隆翔精密、一然生物等7个项目已签约。加快推进规划、环评、能评等手续办理进度,打通土地和环评审批“快速通道”,实现“多审合一”“多测合一”“即报即办”,全力为重点项目建设创造条件,跑出项目建设的加速度。同时,为进一步强化要素保障,实行重点项目“帮办代办”服务机制,推进“项目专员+标准地”模式,以项目管家团队形式包联重点项目,实时对接、上门服务,聚力推动重点项目加速落地投产。截至目前,山亭经济开发区已完成6宗“标准地”出让,出让土地面积达240亩,有力保障了一批大项目、好项目的落地建设。
三是实施低效整治,提升发展质量。提高园区准入门槛,明确低效认定范围,坚持把园区控制性指标作为项目准入的前置条件,对投资达不到评估要求和投资强度的项目禁止入园,并对园区内的待批项目、沉淀资金、闲置土地、停产企业开展大起底排查工作,全面提升园区发展质量。同时,对推进项目进行分类处置,对低质低效企业和项目给予两年时间进行整改提升,对整改提升无望的企业和项目,采取“一企一策”方式,通过腾笼换鸟、合作开发,资产盘活、转产转让、司法拍卖等多种模式清理盘活。改革以来,开发区共完成14家低效闲置企业清理任务,盘活土地1340余亩,为发展扫清“空间障碍”。
下一步,山亭经济开发区将继续强化改革思维,通过完善配套运行机制,放大制度创新效应、强化土地要素支撑等,着力把开发区打造成为发展“排头兵”,园区“新高地”,用改革“动能”提升发展“势能”。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站文章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