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德州天衢新区:共享新机遇 扩大“芯”版图:共享新机遇 扩大“芯”版图

   2023-10-23 德州天衢新区
55
核心提示:10月15日至18日,2023中国半导体材料产业发展(德州)峰会在天衢新区举行。国内半导体材料领域院士专家、重

10月15日至18日,2023中国半导体材料产业发展(德州)峰会在天衢新区举行。国内半导体材料领域院士专家、重点企业主要负责人等业界精英代表齐聚一堂,共商半导体材料技术、产业发展的最优路径,在共享发展机遇中加速追“芯”之路,扩大全“芯”版图,合力谱写德州集成电路产业“芯”篇章。

天衢新区作为德州发展半导体产业的主阵地,成立之初便将新一代信息技术(集成电路)产业列为“一号产业”,举全区之力予以谋划发展,出台了上百条“硬核”配套支持政策,并充分发挥有研集团、威讯半导体等半导体产业龙头企业的集聚效应,加速“聚链成群”,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产业生态。今年前8个月,全区集成电路产业总营收达96亿元,其中材料、设计、封测“核心三业”占全市总额的96%。

从无到有乘风竞逐新赛道

峰会现场,德州总投资86.6亿元的16个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重点项目集中签约,其中天衢新区签约8个项目,占全市总数“半壁江山”。

此次集中签约的8大项目涉及第三代半导体封装用散热材料、智能终端精密模具、智能终端电子产品和智能手机配件等多个领域,覆盖门类广、科技含量高,同时还囊括半导体生产性实训基地和天衢智算中心两大技术支撑类项目,为区域内生产、技术、资源等多要素流通创造了基础条件。以智能终端电子产品制造项目为例,项目投资方为广西华威科技有限公司,作为当地民营企业制造业前百强,企业去年实现营收6.5亿元,外贸出口额达4000万美元。“公司的业务范围包括智能机器人研发、移动终端设备制造,拥有各类自主品牌、专利及知识产权300多项。”东方华盛(山东)智能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汪敏称,公司计划在天衢新区布局建设全自动生产线22条,主要生产智能大健康电器、智能终端产品、游戏外设产品,预计明年3月投产。全部达产后,预计可实现销售收入10亿元以上,将对天衢新区拉动外贸增长、促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强链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磨剑铸“链”,起步追“芯”,打造新区集成电路产业IP,外引项目是关键。借助一次次盛会举办,一个个优质企业签约,一个个重大项目落地。这背后是天衢新区从单一产业链向综合生态圈的转变——2013年,威讯联合半导体落户天衢新区,这是该企业继北京亦庄之后在亚洲建设的第二个生产基地。在集成电路产业链条上,威讯处于封装测试环节,主要为手机及其他通讯产品生产射频芯片,近年来企业稳步发展,作为国际化企业,不仅对全市利用外资、拉动进出口作用明显,也成为德州集成电路产业起步的先导。

2018年是尤为关键的一年。正是在这一年,德州市与有研集团正式牵手,合作建设集成电路关键材料基地,天衢新区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进入快车道。此后,以天衢新区为发展主阵地,有研系的12英寸硅片、高纯溅射靶材、刻蚀设备用硅材料及硅片扩产等6大项目相继落地,总投资近百亿元,德州成为有研在全国投资布局规模最大、业务领域最广的科技成果转化基地。

有了上游“龙头”企业牵引,2020年5月,英望科技作为产业下游企业落户天衢新区,当年9月即实现量产。2021年3月,公司将总部从深圳迁至新区。今年1月,英望科技生产基地项目一期正式投用,目前二期项目主体建设完成。“作为行业内的成员单位,我们深刻感受到德州新一代信息技术(集成电路)产业生态的日渐完善。”总经理胡鑫称,落户新区3年间,英望科技订单供不应求,产能不断扩张,今年上马了整机生产项目,前三季度,国外手机订单已超300万台,并为新区引来相关配套企业12家。

一条完整的集成电路产业链覆盖了设计、制造、封装测试、材料、装备等环节。“我们瞄准主环节,致力于做大上游、保障供应链,做精中游、提升价值链,做细下游、延伸产业链。”天衢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李涛介绍,目前,天衢新区集聚了35家集成电路企业,并按照“先中端、后高端,先模组、后器件”的路径目标,形成了以有研公司集成电路关键材料、威讯公司射频芯片封测为核心,鲲程电子公司芯片模组、英望科技整机生产为补充的“一核多元”产业布局。

从有到优链式集群优势凸显

从0到1的突破,给予了天衢新区发展集成电路产业极大的信心。但如何让产业发展更优、形成集聚效应?这是摆在天衢新区决策者们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

在李涛看来,产业由小到大、集聚发展的关键是创新平台载体。为此,德州布局建设全国重要的集成电路关键材料基地,该基地位于天衢新区,规划面积近千亩,目前已布局6英寸硅片、8英寸硅片、12英寸硅片、高纯溅射靶材、刻蚀设备用硅材料等一批项目。全部达产后,8英寸硅片占国内市场份额的10%、12英寸硅片占到20%,高端靶材占全球的20%以上。“将这些高端项目集聚在一个基地,放眼全国也不多。”李涛说。除了建设基地,位于京沪高铁两侧的“两区+四园”也在如火如荼建设中。“两区”即电子信息产业区和集成电路产业区,总占地面积3000亩;“四园”即电子信息产业园、智能终端产业园、手机制造产业园、数字经济创新园,总建筑面积76万平方米。

正是看中产业园的“链式效应”,总投资1.8亿元的众铭安科技有限公司于今年3月入驻电子信息产业园。“这里有良好的电子信息产业生态,‘上下楼就是上下游、产业园就是产业链’,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都可以高效便捷地链接市场资源、匹配合作伙伴。”众铭安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康众说,该项目主要开展中小尺寸液晶显示模组、手机盖板、全贴合触控一体化模块、玻璃减薄、电容式触摸屏生产,项目全面达产后,预计将实现年销售额4.7亿元以上,年税收1300万元以上。

“产业集聚是创新发展的源泉,依托‘园区+基地’,企业间形成了良好的聚合效应,推动项目集聚、产业集聚、要素集聚,实现由点到线、由线到链、由链到面发展。”在德州市委常委、天衢新区党工委书记祁小青看来,“园区+基地”作为一种“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的模式,是招商引资的关键载体,利用其区位优势,可实现物料互供、链条互联、优势互补。眼下,从关键企业引进、关键产业链布局,到产业集群在各个产业园区的多点开花,这一思路正在天衢新区发挥效应,推动着产业项目数量、规模、投资、建设的“全速奔跑”。目前,天衢新区招引培育的鲲程电子、恒芯电子、天忆达科技、同源微半导体等一批高端优质项目聚“链”成“群”,蓬勃发展。

从优到精产值10年增52倍

时下,随着产业加速布局,天衢新区已成为德州集成电路重点企业的集聚区,年产值由2013年的1.27亿元增至2023年的67.34亿元,10年间增长52倍。

放眼未来,李涛认为,要真正实现整个产业从优到精、稳链提质,天衢新区要打通集成电路产业发展“堵点”,在新赛道实现提前卡位。产业发展“堵点”是什么?如何开拓视野,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峰会期间,近20位半导体材料领域著名专家、学者、企业家及业界精英代表,围绕半导体材料技术、产业发展等内容作主旨报告,并就德州集成电路产业发展建言献策。“就半导体产业而言,新区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和基础。仍面临高层次人才短缺、高端项目较少、园区载体单一的发展困局。”

中国电子材料行业协会半导体材料分会理事长刘锋坦言,以人才为例,集成电路作为知识密集型产业,未来新区能否具有竞争力,关键就在于前沿科技和高端人才的聚集能力。对此,他建议,一方面新区可加快引进培育一批集成电路领域高端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对产业急需的顶尖人才和团队,一事一议、特事特办给予专门支持;另一方面可制定更符合产业特点、区域发展实际的高层次人才政策。同时,可充分发挥新区的职教优势,全力深化校企合作,建设集成电路产业学院及半导体产业实训基地,真正做到引育结合。

“期望新区能够持续推出更好的产业政策,吸引更多优势企业、院校、研究院所与新区合作、落户新区,形成集成电路和半导体产业集群效应。”刘锋说。

“人才和技术是产业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两个关键因素。”中国电子材料行业协会半导体材料分会秘书长林健称,近年来,随着新一代半导体和集成电路产业链的持续发展,链上企业在技术方面取得了显著突破,但却在人才需求上面临着复合型人才缺失、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脱节等问题。对此,他建议,一方面可常态化组织集成电路行业人才交流和专项引才活动;另一方面,在招才引才上进一步放宽政策、提供便利,开辟项目落户绿色通道,深挖人才培养蓄水池,建立起从集成电路人才金字塔尖到塔基的全方位人才政策体系。当前,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正处于产业链供应链重构的风口期、新技术新产业突破的攻坚期。

天衢新区作为全省集成电路硅材料发展方面起步最早、基础最好的城市,必须主动求变、科学应变。对此,中国有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周旗钢建议,天衢新区可以围绕集成电路产业链,依托现有龙头企业,积极招引关键材料相关企业,丰富关键材料种类,补齐产业链条。

“峰会的专家学者为天衢新区集成电路产业指明了发展方向。未来,我们将结合天衢新区实际,围绕硅片引进相关配套企业以及功率器件、光电器件项目,不断丰富产业集群,促进全产业链协同创新发展,助力德州打造全国重要的集成电路关键材料基地、半导体行业一线城市、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地。”祁小青说。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站文章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