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大家都看过电影中炫彩的激光剑吧,今天就让同学们现场体验一把手握等离子体激光剑的感觉。”来自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院等离子体所的科普老师邀请台下学生共同演绎等离子体光剑实验。“我参加,老师选我!”现场同学们踊跃报名、呼声阵阵……
10月7日,核聚变能源科普系列活动“点燃中国的人造太阳——海南行”在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海口实验学校举办。本次活动由科技部中国国际核聚变能源计划执行中心(以下简称科技部核聚变中心)主办,人大附海口实验学校、人大附三亚学校、中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协会承办。
在科普老师的引导下,台上学生手拿灯管“触碰”等离子体,灯管瞬间变成了一把炫酷无敌的“激光宝剑”。紧随着磁悬浮实验、干冰实验、空气流体物理SHOW、真空拔河大比拼等趣味实验一一展示,学生眼中亮起的不仅是手中的“激光剑”,更是对“点燃中国的人造太阳”的科学热情。
可控核聚变被誉为“人造太阳”,以其清洁无污染、资源近乎无限而著称,是全人类梦寐以求的终极能源。在《ITER计划及我国核聚变能源发展概况》主题报告环节,科技部核聚变中心专家、海南省科学技术厅副厅长王敏向在场师生讲解了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计划成立的背景和意义,介绍我国参与ITER国际大科学计划采购包执行取得的重大进展,宣传中国核聚变事业发展成就。
中国科技体制改革研究会理事长、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科技部原党组成员、科技日报社原社长张景安表示,“人造太阳”科学活动由多国参与,涉及多学科交叉,是世界上最大的一次科技合作项目,将解决大量的科学难题。在全球能源需求日益膨胀背景下,该活动能让广大青少年感受核聚变研究的神奇与魅力,具有深远的意义。
活动现场,科技部核聚变中心向人大附海口实验学校、人大附三亚学校捐赠《托起明天的太阳》《人造太阳》科普读物和ITER装置模型,让关于可控核聚变的科普知识惠及更多同学。此外,科技部核聚变中心及校方还共同为“拥抱人造太阳,共建美丽自贸港”优秀作品征集大赛获奖者颁奖。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宣传国家科技政策,展示国家科技形象,增强国家科技软实力,参与国际科技舆论竞争,提高国际科技话语权,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网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