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第三期(下):深化带路对接与合作,加速非洲可再生能源发展

   2023-11-01 中国能源网
83
核心提示:近日,《可再生能源助力带路国家绿色发展》系列沙龙第二季正式开播,该系列沙龙由北京大学能源研究院气候变化与能源转型项目主办
近日,《可再生能源助力带路国家绿色发展》系列沙龙第二季正式开播,该系列沙龙由北京大学能源研究院气候变化与能源转型项目主办,由磐之石环境与能源研究中心、中国能源网协办,由世界资源研究所(WRI)支持,汇集行业专家精彩的讲解和评论,关注可再生能源助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绿色低碳发展。
 
沙龙第三期(下)邀请到世界资源研究所(WRI)可持续投资部主任苗红女士、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国际部副处长陈长先生和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发展合作所孙天舒女士进行现场对话。本期的主题为“深化带路对接与合作,加速非洲的可再生能源发展”,聚焦在如何扩大中国企业对非洲的可再生能源投资及项目落地以及相关国际合作。
 
非洲大陆是可再生能源发展的一个非常广阔的天地,而中国在制造和应用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教训,都可以合作和分享。世界资源研究所(WRI)可持续投资部主任苗红女士指出,可再生能源项目相较于传统能源具有“小而美”的特点,项目能够给社会带来更多的积极影响,创造大量就业机会,有效支持经济发展。发展可再生能源对非洲的作用是巨大的,因为非洲面临着减贫的问题,而且它的发展不是某个国家的发展,是整个非洲大陆的发展。
 
在政策牵引下,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和机构参与中非可再生能源合作。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国际部陈长副处长表示,通过三方合作来共同开展一些对非工作,例如对非洲的宏观市场环境培育,是非常有益的。在非盟发展框架下,一些国家的工作计划和我们跟非盟开展的工作计划具有相似性。陈长指出,尽管合作渠道是敞开的,目前来说,我们和第三方国家宏观政策层面的多方合作机制相对比较少,构建第三方合作机制有助于进一步推动对非国际合作。
 
近年来,能力建设和人才培养在带路能源合作领域日益被重视,并且在培训议题、合作形式等方面呈现出多样性。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发展合作所孙天舒女士指出,我国的能源产业和能源管理部门通过长期实践凝结了大量扎实的项目经验、管理经验和技术,未来,能力建设跟人员培养可在对非可再生能源合作中发挥非常大的作用。无论是从我们的“十百千”项目到全球发展倡议,到今年中非领导人的会晤,都提到要加强我国对非洲的复合型人才培养。
 
北京大学能源研究院气候变化与能源转型项目负责人杨富强最后总结到,深化带路对接与合作,还需要与非洲国家在政策上进一步沟通,提高公共资金和私有资金投资效率,增加对非可再生能源投融资的数量与质量,同时,中国的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应携手共同帮助非洲国家来发展经济、制造就业,在合作共赢的基础下应对各种挑战。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宣传国家科技政策,展示国家科技形象,参与国际科技舆论竞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网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