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兰白两区:跑出自主创新加“肃”度

   2023-11-08 甘肃省科技厅
72
核心提示:十载春秋写华章,万物繁盛正当时。2014年11月,科技部批复甘肃省依托兰州、白银两市和兰州新区、兰州高新区、白银高新区、兰州经

十载春秋写华章,万物繁盛正当时。2014年11月,科技部批复甘肃省依托兰州、白银两市和兰州新区、兰州高新区、白银高新区、兰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全国首个以“科技创新改革”为主题的试验区。2018年2月,国家再度瞩目甘肃发展,国务院批复甘肃省依托兰州和白银两个国家高新区建设自创区,批复明确要求:把兰州、白银两个高新区建设成为科技体制改革试验区、产业品质跃升支撑区、人才资源集聚区、东西合作发展先行区、生态文明建设引领区。

从拓荒起步,到探索路径,再到蓄势腾飞,兰白两区夯实创新底色,做优改革文章,迈向科技创新突破、地标产业爆发、开放功能跃升、园区建设蝶变的快速发展时期,2022年,为抢抓国家战略叠加机遇,放大国家级新区和自创区的叠加优势,强化科技创新策源功能,甘肃省发布了《甘肃省兰州白银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条例》,成为全国23家自创区第十家以地方性立法保障、推进自创区的省份,着力筑牢政策保障根基,大力培育新动能、激发新活力、塑造新优势,让科技创新成为兰白两区最内在的基因。

登高求新 扛起“兰白责任”

让新兴产业矢志“强筋壮骨”,传统产业奋力“脱胎换骨”。2023年,按照“省统筹、市建设、区域协同、部门协作”工作推进原则,兰白两市党委政府积极落实建设主体职责,围绕兰白自创区交通、文旅、科技、产业等内容,细化完善并印发了2023年建设工作推进方案,强化省市联动,合力推动自创区建设取得实效。兰白两区各级单位谋定而动,围绕自创共享、交通共建、生态共治、服务共线、产业共链五个方面,凝练提出27项两市共同实施的具体任务和项目,破立结合,分明认领工作责任和目标任务。

省科技厅聚焦强省会工作部署,围绕加大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深化科技赋能产业提升、集聚科技创新资源、深化开放合作等内容,研提了相关具体支持举措;与白银市主要领导围绕组建企业创新联合体,实施省级重大专项和重点研发项目等内容深化对接,不断夯实建设基础。

破解“卡脖子”、勇闯“无人区”,省科技厅积极发挥兰白两区领导小组办公室统筹协调作用,组织各成员单位对标《甘肃省兰州白银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条例》内容梳理工作进展,找问题、查不足、补短板、盯落实,研提下一步工作举措。推进落实“七个直通”机制,围绕兰白两市提请省预算内基建投资及专项资金直报、工业与信息化发展专项直报等18项下放的省级经济管理权限,积极会商省直有关单位,确保应放尽放。

研提了月、季、年调度工作指标,把兰白自创区建设内容纳入“强科技”工作调度体系,及时掌握各建设主体工作进展,强化工作督促指导……兰白两区在建设道路上不断提速,省科技厅指导兰白两市出台了《贯彻落实“强科技”行动实施方案(2023—2027年)》,引导兰白两市完善和发挥工作专班作用,加大项目落地、创新合作等重点事项推进力度。指导兰州、白银两个高新区围绕在孵企业、企业上市、科技成果落地转化等内容,出台相关支持措施,奋力打造“强科技”战略核心支撑和重要增长点。

争分夺秒 拼出“兰白速度”

从“立柱架梁、夯实基础”走向“全面推进、提质跃升”。对标省领导“两城融合”一体化推进规划编制工作要求,省科技厅会同省发展改革委,以科技创新为主线,深度嵌入产业布局、交通布局、文旅融合、基础设施、社会治理等支撑内容,创新提出通过实施科技创新引领支撑、科技赋能产业提质、体制机制改革深化、开放合作水平提升、资源要素配置优化五大行动,推动构建4大传统产业+8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的“4+8+1”产业体系,着力打造形成“兰白自创区引领、兰白试验区联动、多园支撑、带动全省、辐射西北”的创新布局,展现“兰白作为”,创出“兰白特色”。统筹推进“两区”统计评价工作,在试验区分类实施基础上,综合考虑现有基础、发展速度,结合国家高新区、省级开发区以及试验区的考核指标,从投入、产出、创新资源3个维度设置10个指标,以高质量统计服务助推“两区”高质量发展。

企业发展是源头活水,兰白两区始终把产业培育和企业发展作为建设发展“重大命题”,2023年,省发展改革委下达中央预算内投资专项1.32亿元,支持白银银东工业园区供暖供气管网等项目建设,推荐白银昌元化工争取国家重大技术装备攻关工程项目。省科技厅围绕重点产业,组织实施2023年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资金项目47项(9990万元),其中兰白两区26项(5630万元),项目、资金数均超过55%;组织推荐申报“循环经济关键装备”“中医药现代化”先进结构与复合材料”“战略性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动物疫病综合防控”等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专项项目56个,其中兰白两区45个,占申报总数80%以上。

省工信厅积极推进兰白两区重点产业延链补链强链,支持兰州宏彬20万吨、兰州宝航10万吨负极材料等一批项目建成投产,兰白两区电池新材料产业集群雏形已现。省文旅厅积极推进兰州创建国家文旅消费示范城市,指导白银创建全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支持兰白两地打造乡村旅游产业链,补助乡村旅游集中连片示范项目建设经费1654万元。省市场监管局聚焦兰白两区润滑材料、新能源电池三元正极材料等重点产业,引导和帮助区内企业进一步优化专利布局,提高市场竞争力;持续加大区内专利代理机构和代理师执业行为的双随机、一公开检查力度,指导兰白两市加强对商标代理机构监管,严格打击代理领域违法违规行为。

向新向稳 迸发“兰白活力”

多士成大业,群贤济弘绩。近年来,兰白两区注重以人才激发创新,以院士、学术带头人、领军人才、紧缺人才等为重点,量身定制人才及其团队支持举措,让精英人才“心向往”,让合作项目“身前往”,吸引更多人才助力兰白两区建设。

省委组织部将兰白自创区各类企事业单位新引进高层次人才纳入了“陇原人才服务卡(D卡)”申报范围,对符合认定条件的人才一次性给予20万元安家补贴。立项实施2023年省级重点人才项目230项,其中兰白两区121项,占项目总数50%以上。省人社厅将兰白自创区纳入《关于优化省属事业单位绩效工资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政策辐射区,赋予事业单位更大收入分配自主权;下放绩效工资分配自主权,将区内作出重大贡献人才、引进的高层次人才、急需紧缺人才纳入特殊人才评价范围。省科技厅牵头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青年科技人才培养和使用的若干措施》《关于贯彻落实院士制度改革的若干措施》等政策,让青年科技人才“挑大梁”“当主角”。2023年支持兰白两市青年基金项目212项、金额848万元,优秀博士生项目101项、金额404万元,在站博士后专项48项、金额288万元。省住建厅着力解决兰白两市科研人员等住房困难,积极争取中央财政补助资金1.33亿元,推动保障性住房项目建设;支持兰白两市筹集建设保障性租赁住房3522套,发放公租房租赁补贴1.58万户。人才造就兰白,兰白成就人才,人才沃土的名片不断被擦亮。

从共同拓荒创业,到寻求融合发展互利共赢的“最大公约数”,兰白两区牵手发达地区,兰白两区的战略合作正在全面“提速”,发挥“国家队+地方队”优势,省科技厅加强与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的合作,让更多的企业走进兰白,更好的技术惠及兰白,更多的项目落地兰白,“兰白魅力”不断获得展示,近年来,兰白两区深化兰白张江科技合作,引导促进“1+8”合作协议落地落实,揭牌成立“兰州高新区上海科创飞地”,成功引入上海极熵科技有限公司投资的“新型能源资产智能化管理项目”;与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所签署科技合作框架协议,联合部署实施一批科技攻关和产业化项目,解决一批影响产业发展的关键性、全局性重大科技问题。

2023年,省科技厅、省财政厅创新科技投入机制,联合印发《甘肃省联合科研基金项目管理办法》,启动实施了甘肃省联合科研基金,围绕装备制造、新材料、生物医药等领域,组织实施重大项目18个、重点项目20个、一般项目50个,开展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关键技术攻关。

为让企业心无旁骛谋发展,今年以来,甘肃银保监局向兰白两区内各类创新主体发放贷款余额近200亿元,其中中长期贷款占比为55%,精准支持兰白两区项目建设。省财政厅牵头出台了《省级政府投资基金优化整合方案》,进一步规范了省级政府投资基金出资运营平台;省科技厅组织召开风控委员会,审议通过了新修订的《兰白基金监督和绩效管理办法》等5个相关管理办法和《兰白试验区天使投资基金组建方案》,研究讨论了《甘肃兰白高新产业发展投资基金组建方案》,进一步压实主体责任,夯实基金安全运行基础。

一路创新,探索不止,一家家企业快速发展的背后,是兰白两区积极探索践行新发展理念的有效注脚,也彰显着陇原上下奋力向前的澎湃动能。兰白两区生动实践了园区从拓荒筑基到崛起腾飞、产业从蓝图规划到集链成群、创新从探索培育到支撑驱动、改革从学习跟跑到系统集成、开放从内陆腹地到前沿高地、生态从黄土荒丘到花海绿洲、民生从兜底保障到优质共享、党建从夯基固本到科学引领的“八大历史性转变”,从全局谋划一域,主动将自己放在全国、全省发展大局中思考和谋划,着力找准坐标,明确发展定位。下一步,兰白两区将以紧跟时代、胸怀大局的定力,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毅力,以敢闯敢试、先行先试的魄力在强科技行动中当标杆、做头雁,不断增强兰白自创区创新主干和极核功能,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踏着新时代的节拍,乘风破浪、奋勇前行。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宣传国家科技政策,展示国家科技形象,增强国家科技软实力,参与国际科技舆论竞争,提高国际科技话语权,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网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