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位于河口经济开发区的东营市天正化工有限公司生产车间,机械轰鸣声不绝于耳,相较于忙碌运转的机器,工人数量却很少。这得益于公司实施颜料中间体缩合脱色工艺改造,提升了原有缩合工序、加氢还原工序的设备数字化水平,让“智能化”、“自动化”成为这里最亮眼的标签。今年以来,河口经济开发区以企业技术改造为抓手,着力推动企业“脱胎换骨”、行业转型升级、产业链条延伸。
技改是企业做大做强的重要支撑,是工业经济发展的“活力源”。近年来,东营市天正化工有限公司从产品质量、工艺优化、环境保护、安全生产等方面不断实施技术改造,主要产品5-乙酰乙酰氨基苯并咪唑酮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我们实施的颜料中间体自动化升级项目采用DCS、SIS自动化控制系统,实现了计算机、仪表系统数字化控制,提高了自动化程度,大大减少对劳动人员的依赖及污染物的排放。”东营市天正化工有限公司总经理马凯军对记者说道。
同样多次实施技术改造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山东汇海医药化工有限公司,先后被评为河口区“优势产业+人工智能”先进集体、东营市化工产业智能化改造标杆企业。“如果说产品质量是企业生命线,技术改造就是让企业脱胎换骨的手术刀。我们公司实施的1000吨/年AABI自动化改造和三嗪环自动化改造等项目,减少了人员操作,实现了‘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山东汇海医药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姜福元告诉记者。
为推动行业转型升级,河口经济开发区积极引导辖区企业根据产业、行业和企业自身特点,因地制宜制定计划,“一厂一策”实施技改,并鼓励企业实施自动化智能化改造,节能减排、降本增效。山东新澳纳纺织有限公司是传统纺织企业,去年企业围绕产品质量提升,实施了4.3万紧密纺升级改造项目。“项目完成后,管纱毛羽减少50%,单纱强力提高10%,细纱断头率降低40%,用工减少15%,使得生产效率得到提升,综合生产成本有效降低,企业盈利能力明显提升。”山东新澳纳纺织有限公司项目负责人李玉新介绍。
开发区聚焦新能源装备与技术、新材料主导产业,推进技改要素精准对接,引导重点企业实施智能化技术改造,集聚产业优势,延伸产业链条,推动产业蝶变。下一步,开发区将推动更多的企业以数字化、智能化、规范化为主线实施技术改造,扩能增产、提档升级,为企业提质扩量增效提供有力支撑,点燃企业提质增效的新引擎,降低成本,提高效益,推动河口区高质量发展。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站文章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