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4日,记者从中国石化新闻办获悉,近日,中国石化首套23万吨/年熔体直纺智能化涤纶短纤项目在仪征化纤全面建成投产。至此,中国石化仪征化纤涤纶短纤维年产能达到133万吨,相当于2600多万亩优质棉田产量。该项目是仪征化纤打造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芳烃下游产业链示范基地的最新成果,将助力中国石化持续做强做优芳烃产业链、推进产业链升级延伸。
涤纶即聚酯纤维,又称“的确良”,是化学纤维中产量最大、应用最广泛的品种,占我国化学纤维产量的80%以上。作为涤纶的一个种类,涤纶短纤维被广泛应用于汽车内饰、家用纺织、铺地材料、建筑工程、鞋服材料、健康护理、过滤材料等领域。此次采用中国石化自有技术生产的低熔点、水刺无纺布熔体直纺涤纶短纤维具有更加绿色环保、安全性好等优点,其中生产低熔点涤纶短纤维时挥发性有机物(VOCs)排放为零,是纺织行业绿色制造的热点原料。
中国石化积极打造从原油至终端市场的一体化优势。石油化工行业要高质量发展,必须不断补链、延链、强链。近年来,中国石化加大“油转特”“油转化”步伐,提高乙烯、芳烃等化工及新材料比重。本次投产的23万吨/年熔体直纺涤纶短纤项目,是仪征化纤400万吨/年高端绿色新材料一体化项目中首个建设并投产的子项目,包括23万吨/年聚酯生产线、4条2.5万吨/年水刺无纺布涤纶短纤生产线、4条3.3万吨/年低熔点涤纶短纤生产线,以及公用工程和辅助配套设施。
践行智能化、绿色化的发展要求,代表国内最先进技术水平。项目主体设备均为国内制造,工艺技术路线、设备选型、洁净化厂房设计、智能制造等均代表国内最先进技术水平。例如,智能制造方面,项目应用了智能化报警联锁、自动搬运系统等10多项新技术,人均劳效提升20%,实现智能化提升和数字化转型;绿色制造方面,工艺流程、工艺控制、设备选型过程等方面采用绿色低碳新技术、新装备,大幅降低电耗、天然气消耗和蒸汽消耗,产品能耗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芳烃产业,解决棉粮之争。我国早在明代中期就开始出现桑争稻田和棉争粮田。新中国成立后,面对有限的土地,是种粮食还是种棉花仍然是一个巨大挑战。以芳烃为原料生产的聚酯纤维等合成纤维能够有效解决天然纤维与粮食争地的问题。中国石化自主研发的“高效环保芳烃成套技术开发及应用”成功打破了国外垄断,使我国芳烃产业终于不再受制于人,我国从此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该项技术的国家。应用该技术的海南60万吨/年对二甲苯联合装置于2013年底顺利建成投产,成为国内第一套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化芳烃生产装置。
仪征化纤是国内聚酯、纤维行业的标杆企业。近年来,公司涤纶短纤产销量持续保持全球第一。其中,水刺无纺布涤纶短纤维在国内高端市场的占有率达70%以上,是国内第一品牌,2018年以来持续保持“中国非织造布行业优秀供应商”称号。随着23万吨/年熔体直纺智能化涤纶短纤项目全面建成投产,将进一步提升仪征化纤在高端、智能、绿色化化纤产品市场上的竞争力。(记者 林佳欣)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站文章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