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威海经开区打造全省首个园区政务法务服务中心

   2023-11-20 威海经开区
58
核心提示:近年来,经开区聚焦全市社会治理现代化和高质量发展现实需要,坚持“共建共治共享”理念,依托智慧谷服务贸

近年来,经开区聚焦全市社会治理现代化和高质量发展现实需要,坚持“共建共治共享”理念,依托智慧谷服务贸易产业园精心打造全省首个园区政务法务服务中心,融合公共法律服务、矛盾纠纷化解和诉讼服务等资源,建立协同推进、全链服务、精准助企三项机制,持续加大对市场主体法治保障和服务力度。目前,已入驻部门单位35个,常驻人员327人,可精准服务500余家园区企业,同时辐射至周边居民及市场主体6万余家,日均进厅人数约3000人次,年接待办事群众55万人次,办理各类服务事项36万件,实现涉行政审批法律服务“小事不离柜台、大事不出大厅”。

坚持“资源整合、流程整合、服务整合”思路,健全协同推进工作机制,推动涉企服务资源由“多点分散”向“一站集成”转变。经开区整合公、检、法、司等8个部门资源,打造“一站式”法务服务中心,形成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涉外商事调处中心、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检察服务中心和自贸区法庭、国际仲裁院“四中心、一庭、一院”架构,进一步提升政法机关与市场主体、行业协会商会常态化沟通能力,实现公共法律服务、检察服务、国际仲裁、矛盾纠纷受理流转、移交委托、调处化解、仲裁确认、司法确认等事项“一站办理”。目前,矛盾纠纷化解调处平均周期由4个月减至10天,整体效率提高92%;诉讼案件平均审理期限由42天缩至10天,同比降低约76%。

高标准打造区级政务服务大厅,推动人社、税务、出入境、不动产登记等30多个部门进驻办公,设置服务窗口144个,承接各类政务服务事项及公共服务事项998项,实现“大厅之外无审批”,行政服务效能提升80%以上。出台区级法治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意见,成立27个区直部门、驻区单位和镇街组成的政务法务工作领导小组,聚焦优化企业法治营商环境,明确8大方面、54项具体工作目标,逐项明确工作举措和责任单位,实行清单化管理、项目化推进,为优化法治营商环境提供有力支撑。

坚持“一条链服务”,全周期优化营商环境。在关注度高、办理频次高的领域,如不动产登记、市场准入、人力资源等设立“N+法治服务”试点,开辟“快速通道”,简化法治服务申请环节和办理程序。深入拓展咨询、援助、调解、听证、仲裁、合规审查等政务服务应用场景,持续推动政务服务与法治服务多元融合,构建法律咨询、法律援助、合同审查、公证办理、合规审查等法治服务“全链条”,先后围绕企业用工、知识产权等,举办“空中法治大讲堂”87期,提供法律服务6.7万人次。

根据开发区市场经济活跃、外事主体众多的实际,经开区组建中韩(威海)城市国际客厅,累计签约入驻中韩商会、中韩高校创新创业共同体等涉外机构16家,促成103项中韩科技合作项目落地。成立“中韩自贸区法律服务区”,设立“一站式”矛盾纠纷调解中心、检察服务中心、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法律服务中心、自贸区法庭和国际仲裁院,成为全省首个自贸区法务服务中心。目前,累计接待涉外法律服务17000余人次,提供涉外公证服务1.3万余件。

聚焦企业经营结构、合同管理、劳务薪酬等服务需求,组织开展“法治体检”活动,助力企业防范法律风险。今年以来,累计帮助企业排查各类经营风险点2500多个,提供专业法律意见5500多条。

坚持“靠前服务、高效便民”原则,着力推动政务服务和法治服务规则衔接、机制对接、工作链接,实现群众、企业诉求办理“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聚焦政务服务窗口与办事群众间沟通不畅问题,建立“多元联动”调解机制。安排6名导办员在中心前台专职提供咨询服务,对法律咨询、公证、调解问题等事项,实行分类导办,有序引导至公共法律服务中心、自贸区法院等机构精准妥善处置。

整合各类调解资源,设置人和调解、民和调解、公和调解、法官调解、检察官调解、仲裁员调解6个专业调解室,形成30名专职人民调解员“全天候”点对点化解、5个商事调解组织“全链条”面对面调处、25个行业专业解纷组织“全方位”线接线联办的多元调解格局,调解员以公正独立第三方身份以及对政策法规的权威注解,增加当事人信任度和认可度,有效提升矛盾纠纷化解效率。

针对部分前中期调解效果不佳的案件,就地引导至自贸区法庭、国际仲裁院或检察服务中心实行“快裁快审快办”,确保纠纷化解“既挂号又看病”。目前,累计促成2570余件案件顺利调解,调解成功率达92%,其中诉前调解案例占区法院总收案数的23%,全区法院诉讼收案数同比下降14.7%,一审民商事收案数同比下降15.6%。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站文章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