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从青年骨干到专家 17年后他再战抗疫一线

   2020-02-07 科技日报
53
核心提示:  宋立强在抗疫一线紧张工作 受访者供图 一线镜头 17年前,非典肆虐。“我是党员,我要去一线!”33岁的

  宋立强在抗疫一线紧张工作 受访者供图

一线镜头

17年前,非典肆虐。“我是党员,我要去一线!”33岁的青年骨干医生宋立强主动请缨奔赴小汤山。

17年后,新型冠状病毒来势汹汹。“危难当头,我不上谁上?”50岁的呼吸科专家宋立强再次请战奔赴江城。

跨越时空,不同的战场,同一位战士。宋立强,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流感诊治专家组组长。除夕夜,这位有着30年党龄的党员、33年军龄的军人和他的战友们,搭乘空军军医大学医疗队的专机前往武汉。

17年前,小汤山一战后,宋立强就立志要在重症肺炎及其急性肺损伤领域研究攻关,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并积累了丰富的重症监护临床经验。

到达武昌医院后,宋立强连夜编写了《关于呼吸机及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技术的操作规范》,对呼吸衰竭患者人工气道的建立、吸痰的方式、呼吸机的管理等方面,都进行了详细说明。

“没有培训,一律不准上前线!”从严从细规范治疗操作、明确纪律要求,他要尽己所能确保医护人员零感染。

现在,这群白衣战士正在前线争分夺秒与时间赛跑。宋立强每天从清晨7点工作到深夜12点。在仅有的几小时休息时间里,宋立强还要抓紧时间答复武汉当地一些医生的疑问。一些患者也通过微信、热线联系,向他咨询治疗意见,请他分析胸部CT检查结果。

2月1日,一位已入院十多天,既往有高血压、陈旧性心梗及心功能不全等基础疾病的78岁重症老奶奶,在宋立强和团队的精心治疗下,彻底脱离呼吸机,病情转危为安。“那个盒子憋死我了,终于可以自由呼吸了。谢谢你们喽!”摘掉面罩的老人用浓重的湖北话向他表达着谢意。

“作为共产党员,我必冲锋在前;作为白衣战士,我定不辱使命;请祖国放心,请人民放心,我们有信心一定战胜病毒。”宋立强说。张 静 刘富建 记者 张 强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站文章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