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婺城区科技成果转化指数居全市第二

   2023-11-30 婺城区科技局
66
核心提示:前期,浙江省科技信息研究院发布2022年浙江科技成果转化指数报告(基于2021年度数据),婺城区科技成果转化

前期,浙江省科技信息研究院发布2022年浙江科技成果转化指数报告(基于2021年度数据),婺城区科技成果转化指数为243.65,位列全省第二梯队,全市排名第二,并高于第二梯队指数平均值240。近年来,婺城区深入贯彻科技创新首位战略,聚焦省“315”科技创新体系建设,重点围绕“企业研发投入、科技成果转化、高新技术投资”等指标,以“三个落实”为抓手,不断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

一、紧扣企业研发投入一号工程抓落实。以“两覆盖”行动、“两提升”工程、三类重点企业清单为抓手,全力推进全社会研发投入。一是迭代升级科技新政。增设研发费用基础奖、争先奖、增速奖,奖励政策优于市内其他县市。全区财政科技投入连续三年超省定15%的要求,其中2022年增幅达到24.7%,增幅居金华市前列,特别是研发投入区级奖励较去年增长343.87%。二是加强研发投入培训。为提高企业在研发方面的专业能力,采用“集中培训+一对一”相结合的方式,邀请专业人员对企业重点对新升规和无研发投入企业做好专项培训,包括研发项目归集、研发经费投入规范化管理及相关政策、研发经费投入税前加计扣除账务处理等内容。今年来共培训300余人次。三是强化目标考核任务。持续强化对乡镇(街道)科技考核内容,进一步提高研发投入工作的考核占比,将研发投入增速、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重以及有研发活动企业占比等数据列入考核,利用每月经济形势分析会进行通报,激发乡镇街道抓科技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

二、打通校地产学研用体系抓落实。以“人才助力”“联合攻关”等形式促进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发展路径,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一是多种形式人才引育。依托浙师大、金职院等属地师资及省市区科技特派员队伍开展百博入企、科技特派员等柔性引才行动。近两年累计选派入企博士、科技特派员等112人,协助企业解决技术难题120余个。二是多方联动技术攻关。进一步深化“揭榜挂帅”机制,优化“企业出题、人才破题”技术攻关模式,推动项目、人才、平台、资金一体配置,加速攻克关键技术“卡脖子”难题。截至目前,已发放各类榜单128项、榜额超1.8亿元。三是校地联动举办活动。常态开展技术需求和成果结对活动。今年来先后举办青年人才科技创新论坛、浙师大产教融合暨智能制造成果对接会等,通过现场发布重点人才需求清单、重大技术攻关项目集中签约等形式,搭建科教产融合发展桥梁。今年来达成校企技术合作687项,实现技术交易额11.86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5%。

三、培优建强高新技术企业及项目抓落实。聚焦科技企业“双倍增”高投项目“入库入统”,激发企业创新活力。一是持续推进主体培育“双倍增”。通过提前建库“育苗”、配套新政“壮苗”、优化服务“助苗”的“三式”育法,实现科技型企业快速增长。近三年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01家,占现有总数的66%,省科技型中小企业298家,占现有总数的56%。二是提高高投高增增速。加强与发改、统计等部门对接,对列入高投目录但未入统项目进行指导,开工一批入统一批,同时指导规上企业申报科技型企业,规下科技型企业培育成规上企业,使其成为高新技术产业新的增长,今年1-8月,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速6.8%,全市排名第二。三是积极谋划“315”强基项目。今年以来我区积极推荐上报“千项万亿”“强基”项目,目前为止,科技系统推荐3项,初筛入选1项,结转1项,是目前全市唯一有新增项目的县市区。

(来源:婺城区科技局)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宣传国家科技政策,展示国家科技形象,增强国家科技软实力,参与国际科技舆论竞争,提高国际科技话语权,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网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