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继穆工作照
说起中国有色工程有限公司暨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有色院或中国恩菲)的创新发展历程,不能不提到蒋继穆的名字。他一生秉持“做项目要有创新”的理念,为中国恩菲的发展作出突出的贡献,更将“创新”融入每一位恩菲人的血液。
蒋继穆,1938年生人,中共党员,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1962年毕业于中南矿冶学院有色冶金专业;曾任中国恩菲副院长兼总工程师、技术委员会主任、中国有色金属学会常务理事、中国重冶学委会主任、中国硫酸协会副理事长、中国钨业协会理事、中国冶金史分会常务理事、《中国有色金属学报》编委、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和中国工程咨询协会专家委员会委员等职务,现任中国恩菲高级顾问专家;主持开发了大型镍闪速熔炼厂设计、氧气底吹炼铅新工艺、锡渣富集钽铌技术等诸多重大项目,有力地推动了我国有色金属行业的技术发展。
深埋创新之种
年少时期的蒋继穆被称作离经叛道之人,喜欢打破常规,也爱思考问题,有独立思想。高中时期,一本苏联小说《红湖的秘密》勾起了他对地质学研究的兴趣,以至于后来大学选专业的时候,蒋继穆毫不犹豫地在专业那一栏填了“地质系”。大学期间,蒋继穆在地质系学了2年后,学校进行院系调整,把他调到冶金系又学习了3年。这样的特殊经历,为蒋继穆后来的有色生涯打下了全面的理论基础。
无巧不成书。1960年,学校安排蒋继穆等一批同学到沈阳冶炼厂实习,那时,有色院的几名技术人员也在沈阳做项目改造。蒋继穆跟他们沟通的时候,得知设计院的工作地点不固定,经常要全国跑。蒋继穆一听,心里乐开了花,这和他“不想老待在同一个地方工作”的愿望完全吻合,于是心里就埋下了去有色院工作的种子。大学毕业填报工作志愿时,蒋继穆果断填写了“有色院”。
到有色院后,对设计工作不甚了解的蒋继穆虚心向一位老同事请教设计应该怎么做,得到的答案是:“在做很多项目的时候,技术都是可以相互借鉴的。”年轻的蒋继穆心中有些不解。他认为,设计院不应该墨守成规地成为“抄计院”,总得有自己的想法,有创新的东西。“君子之学必日新,日新者日进也。”于是,蒋继穆坚持这个思想至今。
绽放创新之花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蒋继穆的创新之路是在甘肃省白银市为ISP工程培训操作人员、建试验厂开始的。当时,白银项目建厂遇到了一项难题——根据设计要求,需要建一个金属换热器,将空气预热到600摄氏度以上。但是,国内根本找不到可以用于制作金属换热器的高温合金,无法实现设计要求。符合要求的金属换热器只能从国外进口此类高温材料,如此则需要先申请,再层层审批,整个流程下来要大半年的时间,根本来不及,必须找到合适的方法解决。“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一天早晨,蒋继穆听广播的时候,无意间听到了当时科学院的叶渚沛正在首钢做“三高”(高温、高压、高富氧)试验,他们使用石球热风炉可以将预热温度从800摄氏度升至1100摄氏度。蒋继穆大受启发,认为白银项目可以采用类似的考贝式热风炉代替原有的空气预热炉,从而绕过高温合金稀缺的难题,将预热温度提上去。他立即向上级汇报这一设想,上级十分认可蒋继穆的观点,马上派他到鞍钢将大炼钢铁时期建设的2台考贝式热风炉调到白银项目现场。该项目建成试运行时,实际参数证明了采用考贝式热风炉的加热效果非常好。这次创新是一次跨行业引领时代的变革。从此以后,拥有金属换热器专利的外国公司也不再使用金属换热器,转而采用考贝式热风炉。
“天地相震荡,回薄不知穷。”1970—1978年,蒋继穆参与了援建阿尔巴尼亚联合企业镍钴提纯厂的试验及设计工作,参与研发沸腾焙烧还原红土矿再氨浸、氢还原提取镍钴的新工艺;试验中期发现沸腾炉还原工艺煤气消耗过大(550Nm3/t矿)的突出问题,对此他大胆提出沸腾炉煤气循环利用方案,得到当时主管领导的支持。后来,他与谢玉成等老专家一起,克服了诸多工程技术难题,突破了煤气负压操作禁区,实现了沸腾炉还原焙烧煤气的工业化循环利用,将煤气单耗降至接近理论值的120Nm3/t矿,顺利解决了援阿工程的一大技术难题。为进一步节约成本,蒋继穆还与有色院设备专业的工程师姚林良,参照国外样本,自行设计了我国第一台1100摄氏度高温网带式烧结炉,填补了国内相关领域的空白。
孕育创新之果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1979年,新加坡金必得公司委托有色院,将该公司锡冶炼厂所产锡渣中的钽铌品位富集到7%以上。当时,只有德国、日本、美国拥有相关技术专利,国内还没有人做过相关项目。敢于创新的蒋继穆义无反顾地接下这个项目,担任起该项目组组长的职责。“工艺技术我们是有把握的,关键就是做好条件试验取得参数,不是难事。”回忆起这个充满创新的项目时,蒋继穆云淡风轻。其实,为了开展该项目试验,蒋继穆闯过重重难关。当时,他先是找到北京钢铁研究院,该院检测到锡渣有放射性后,便以防止放射性物质污染实验室为由,拒绝了他的请求;又找到南宁冶金研究所,该所得知是为国外公司提供服务后,要求增加试验经费,实验被迫中止;后来,又找到包头冶金研究所,该所担心设备寿命受到影响,不让他把电炉开到最大功率,炉内温度上不去,试验无法继续。四处碰壁后,蒋继穆意识到求人不如求己,下定决心自建试验室。经请示院长江风后,他得到了院里的大力支持。
在北京市延庆区的一个汽车维修厂里,蒋继穆搭建起了自己的试验室。在这里,没有外部限制,他可以大胆地尝试各种试验条件。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3年的研发,他在抑制钛还原技术上终于取得了突破。1983年,蒋继穆率队赴新加坡金必得公司指导投产。生产结果表明,钽铌富集比高达4~4.5倍,远高于美国、日本、德国等国的技术水平。该项目的成功让蒋继穆顺利为国家获得30万美元的技术转让费,也正因为这次任务的出色完成,蒋继穆被破格提拔,1年之内连升3级,成为有色院副院长。
成为副院长后,蒋继穆继续坚定地走技术创新之路。第一件事,就是开发氧气底吹炼铅新技术。20世纪80年代,我国铅冶炼技术还停留在烧结-鼓风炉传统工艺上,高污染、高能耗问题严重。为解决问题的同时突破西方技术壁垒,蒋继穆决定带领有色院团队开展自主创新,为我国研发低碳、环保、高效、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铅冶炼新工艺。1983年9月份,经院长陈达申报,国家相关部委批准,氧气底吹炼铅课题被列入国家“六五”计划。该课题由有色院牵头,行业内多家单位共同参与。蒋继穆及全体成员组成攻关组,对氧枪结构、炉体模拟、冶炼渣型及热力学等进行大量的小型试验。在此基础上,有色院设计了年产3000吨粗铅的底吹半工业试验成套装置,并于1985年12月份在湖南省水口山矿务局建成。“截至1987年11月底,该装置共进行了10批次试验,熔炼完成895吨铅精矿,产出粗铅342吨。”这组至关重要的数据,蒋继穆至今仍记得很清楚。
然而,在之后的试验中,高铅渣还原方面出现多次问题。受制于高铅渣的还原问题,氧气底吹炼铅技术试验被迫中途搁置。为充分利用试验设备,蒋继穆带领团队在原有的底吹炉中进行铜精矿与含金黄矿1∶1的混矿熔炼试验,称其为“造锍捕金”。试验结果表明,新技术十分成功,这为日后的底吹炼铜和造锍捕金产业化应用打下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1997年,底吹炼铅课题继续开展研究,蒋继穆带领团队重点解决了高铅渣的问题,通过适度提高鼓风炉料焦率、降低鼓风熔炼强度,将渣含铅量降到低于3%,新工艺宣告成功。2002年,第一代技术氧气底吹熔炼-鼓风炉还原炼铅技术实现产业化。在随后的日子里,蒋继穆和新一代恩菲专家们不断地推陈出新,推动氧气底吹炼铅技术和氧气底吹炼铜技术持续迭代升级,氧气底吹熔炼-熔融底吹电热还原法炼铅、氧气底吹连续炼铜逐步面世,技术朝着更绿色、更高效的方向不断进步,氧气底吹技术已经成为恩菲技术的一面重要旗帜。“氧气底吹炼铅、炼铜技术已经凭借其卓越的环保效益和经济效益改写了我国铅冶炼、铜冶炼格局。”蒋继穆自豪地说。
播撒创新希望
蒋继穆在副院长的岗位上主抓技术时,常和技术人员说:“做设计,每次都要有点改进,即使新建一模一样的项目,也一定存在和原有项目的差异,决不能把原有设计拿过来直接用。”实际上,蒋继穆也是这么做的。他积极培养员工的创新思维,对技术创新给予大力支持。就这样,整个有色院的创新氛围被成功地带动了起来,各项技术创新百花齐放,中国恩菲由此走上创新发展的大道。
2000年以后,蒋继穆已不再坐班。在技术研发上,他依然不定时地参加中国恩菲的部分技术会议,在铜冶炼底吹技术的基础上,助力进一步开发了侧吹和多枪顶吹等行业领先的新技术,并不断推动技术进步;在理论沉淀上,时时刻刻关注着有色院的进展,仍将每期《中国有色冶金》杂志出版前的文章阅读一遍,学到新知识的同时,也为杂志文章中可能存在的错误加以更正。
蒋继穆说:“经济问题归根结底是技术问题。我国有色行业的技术土壤是非常好的,这为我们进行技术创新、解决经济问题提供了有力的支撑。20世纪60年代之前,我国技术主要来自苏联的帮助;80年代初到90年代,国家开始大量引进国外先进技术;90年代后,我们在拥有苏联和西方国家先进技术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情况融会贯通,走上了自主研发的道路……今后,技术创新将朝着自动化、规模化、节能和绿色环保方向进一步发展。这是全体有色人努力的方向。”
谈到对新一辈恩菲人的寄语时,蒋继穆说:“如今,物质基础和科研基础非常好,只要沿着创新这条路走下去,以后的路肯定会越走越宽。”在几十年的有色生涯中,蒋继穆为中国恩菲培养了大批人才,获得了诸多荣誉,引领着中国恩菲和重有色冶炼行业不断前进。最后,他饱含深情地鼓励大家:“即使技术已经非常先进,我们也要继续创新,把优势保持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