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襄阳高新区:发挥人才作用助力产业发展

   2023-12-25 襄阳日报
100
核心提示:12月12日,湖北省科技工程技工学校实训基地及附属设施建设项目在襄阳高新区开工;12月13日,湖北医药学院党

12月12日,湖北省科技工程技工学校实训基地及附属设施建设项目在襄阳高新区开工;12月13日,湖北医药学院党委书记郑丹凤一行到襄阳高新区考察洽谈临床学院新项目建设。

大力实施招校引院,为产业发展集聚紧缺人才,是襄阳高新区围绕产业链布局人才链、激活创新链的着力点之一。

近年来,襄阳高新区坚持产业发展与聚集人才同步推进、建立人才链巩固发展产业链、培育热带雨林式人才发展环境,构筑了人才集聚“洼地”。2023年,高新区共引进博士硕士465人,创新创业团队27个,新增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达6572人;成功申报1家省级人才创新服务中心、3家省级企业人才驿站、1家湖北省高端装备产业卓越工程师实践基地。

爱才引才政策先行

“只有将人才之门开得更大,将人才工作抓得更紧,让更多‘千里马’竞相奔腾于伟大时代,才能在前进潮流中把握主动、赢得未来。”2月24日,襄阳高新区党工委人才工作大会召开,高新区拿出1605万元资金重奖优秀领军人才、奖励资助“隆中人才支持计划”,对215名第二届“车城人才”进行表扬。

好的人才政策是聚才的第一动力。今年,襄阳高新区全面贯彻落实襄阳市委“1+7”人才政策,制定出台了《襄阳高新区(自贸片区)“车城人才”实施意见》及配套实施办法,通过创新设立车城人才创投基金、实施企业研发机构回迁行动、实行高端人才个税奖补、发放购车补贴等,构建了全链条人才发展政策支撑体系。

在战略指引上,襄阳高新区紧紧围绕八大主导产业,将产业发展与人才工作同步规划、同步推进,全年紧盯比亚迪襄阳产业园、东风新能源乘用车等重大项目建设,提前谋划人才工作,用产业发展胜势吸引人才集聚,助力项目建成即投产。

在发展平台建设上,襄阳高新区大力推进襄阳科技城建设等人才基地建设,积极招校引院,吸引北航研究院、湖北工业大学产业研究院、湖汽院智能汽车产业学院、湖北省科技工程技工学校实训基地、全省首家科技领军人才创新创业基地落户高新区。推行“三单式”技能人才培养模式,与襄阳职院、汽车职院、技师学院等合作招生868名;襄阳湖工大产业研究院和湖汽院智能汽车(襄阳)产业学院先后毕业500余人,就地就业200余人。

聚焦产业“三链”融合

12月18日,湖北嘉辐达再生资源利用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洋在嘉辐达再生资源综合利用中心项目建设现场为项目设备调试忙前忙后。“这个项目在业内没有参照,从项目设计到设备安装都是摸着石头过河。”张洋介绍,该项目建成后,年可形成50万吨废玻璃处理能力。

2014年,张洋开始尝试做玻璃棉,成为省内第一个在该行业“吃螃蟹”的人,打造了华中地区规模最大、产量最高的离心玻璃棉生产基地。2018年,张洋作为主编者之一,参与了GB/T17795《建筑绝热用玻璃棉制品》国家标准的编制工作,成为我国玻璃棉制品领域权威专家之一。今年,公司获得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称号。张洋成为高新区“引进一个人才、带来一个团队、兴办一个企业、带动一个产业”的生动写照。

2018年,北航襄阳航空研究院落户襄阳高新区。5年间,已汇聚2名院士、15名教授、60余名高层次人才,带动就业150余人;落地5个产业化项目,成立5家高科技企业,3家企业已获批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依托该院搭建的省航空装备综合型技术创新平台是全省首批三家之一、除武汉以外地级市唯一的省级综合型技术创新平台,参与全国航空装备制造产业分工布局。2022年,高新区航空装备制造产业入选全国创新型产业集群。

人才高端布局,引领产业向高端发展。近年来,襄阳高新区盯紧产业紧缺引才,支持汇尔杰公司与中国科学院院士刘嘉麒合作,建成国内最大的玄武岩纤维生产基地;与中国工程院院士徐卫林合作,解决高端防护面料“卡脖子”问题。支持超卓航空公司建立博士后工作站,引进高端人才,成为襄阳市首家科创板上市企业。

优化生态打造“洼地”

截至2022年底,襄阳高新区人才资源总量达6万余人,其中硕士及以上学历人才5000余人,本(专)科学历人才5.5万余人;与11名院士开展合作,先后引进和培育省级重点人才计划8人、省级青年拔尖人才2人,襄阳市杰出人才4人、襄阳市优秀人才29人。入选市“隆中人才计划”156人,入选数量占全市总量50%以上。

是什么样的环境让优秀人才集聚?弗迪电池襄阳工厂厂长殷珏琳说,是近悦远来的人才发展生态,让大家安心宜业。襄阳高新区集各部门之力,解决了企业工人就医、孩子上学、吃饭等难题,让9000人的襄阳工厂在生产上没有后顾之忧。

为扩大“车城人才”影响带动力,襄阳高新频道开设“车城人才”风采展专栏,先后采写了100名“车城人才”事迹;连续4年评选奖励优秀领军人才42名,评选两届“车城人才”733人,在高新区刮起了“人才旋风”。

近3年,襄阳高新区先后投入2.5亿元支持人才工作;计划通过多年滚动投入建立1亿元的车城人才创投基金,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聚焦人才住房、医疗、子女教育等“关键事”,创优人才服务环境,让高新区成为人才集聚“洼地”。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站文章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