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蒙科聚”点燃创新引擎 呼和浩特市乘势奋起向“新”而行

   2023-12-23 呼和浩特市科技局
77
核心提示:国家乳业技术创新中心开发出一项奶牛新型营养调控技术,解决了奶牛养殖过程中,因营养调控不合理而导致的奶

国家乳业技术创新中心开发出一项奶牛新型营养调控技术,解决了奶牛养殖过程中,因营养调控不合理而导致的奶牛泌乳高峰期产奶量低、泌乳持续力差、饲养成本高、饲料转化率低、产后代谢病高发等技术瓶颈问题,实现奶牛平均日单产41公斤以上。目前,该技术成果已陆续在内蒙古、山东等省区的14个区域规模化牧场示范应用。

内蒙古斯诺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成功实现了对锂离子电池石墨负极材料的改性研究,在提高比容量、解决充放电过程中的体积膨胀和循环性能等方面取得突破。该项目成果产业化应用对于提升石墨负极产品的竞争力,促进呼和浩特市乃至内蒙古自治区锂离子电池产业升级、产业结构调整、新能源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金河佑本生物制品有限公司与中国农业大学等单位合作研发出一种新型的布鲁氏菌病活疫苗(BA0711株)。该疫苗克服了传统布鲁氏菌病疫苗的技术缺陷及布鲁氏菌病防控难题,标志着一款对人安全性更高、可全群免疫、可鉴别的新型布病疫苗诞生。

……

一个个重大科技突破、成果转化与应用,呼和浩特市以打造“蒙科聚”创新驱动平台“总窗口”为契机,围绕“六大产业”集群,持续支持企业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进一步重塑科创体系、蝶变科创生态,推动全市创新驱动向“新”而行。

乘风起 向“高”而攀 向“新”而行

工地上,机器轰鸣,工人挥洒汗水;车间内,各类产品从生产线上源源不断地输出;实验室里,科研人员凝神静气,专注研发……一个个开工的重大项目,一组组翔实的数据,印证着2023年呼和浩特市高质量发展的铿锵步伐。

以科技招商为第一抓手,全力培育扶持企业上市。2023年呼和浩特市从北京引入简耘科技、神州共享、亚信科技3家科技型企业入驻呼和浩特科创中心,为本市创新主体注入新活力。其中,简耘科技是农业领域人工智能数字化科技公司,聚焦马铃薯生长全维数据采集和应用服务,该公司已完成A轮千万级融资,目前公司投后估值2亿元。简耘科技崔静波表示,他们将依托“蒙科聚”创新驱动平台,紧盯关键技术和主研产品输出,擦亮“简耘”品牌,积极做好企业上市筹备工作。

科技成果转化是实现从科学到技术、从技术到经济的关键环节。今年以来,呼和浩特市紧抓“蒙科聚”创新驱动平台建设的机遇,不断完善技术转移体系,全力推动“五大平台”建设,努力实现科技研发、成果转化、项目孵化、资本运作、知识产权保护五大功能,并依托自治区科技企业加速器——呼和浩特科创中心,建设蒙科聚创新驱动平台总窗口,建成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一站式”公共科技服务平台,打造全区科技综合服务体系样板。

科技企业加速器,开启了企业第二个高速发展期。2023年,呼和浩特市新增自治区科技企业加速器2家(金桥电子商务科技孵化器、呼和浩特科创中心),占全区总数60%,居全区首位,全市孵化载体在孵企业及团队已突破1000家。

呼和浩特市科创中心

“科技企业加速器与科技企业孵化器不同。加速器是以高成长性科技型中小企业为主要服务对象,为其提供快速发展空间和配套服务的新型科技创新平台。”市科学技术成果转化中心主任张建中说。

张建中介绍,呼和浩特科创中心加速器主要围绕高成长科技企业成长需求,聚集各类要素、资源,提供创业场地、共享设施、技术服务、咨询服务、投资融资、创业辅导、资源对接、成果展示、技术交易等服务,促进企业加速成长,全面激发社会创新创业活力。

截至目前,呼和浩特科创中心加速器现有在孵企业64家,科技服务机构12家,登记技术合同720项,合同成交额13.23亿元。围绕乳业、草种业、动物疫苗等领域建成国家级技术创新中心1家、自治区级2家,着力突破产业共性关键技术。支持龙头企业联合高校院所共建市级创新联合体17家。目前依托科创中心已入驻金融机构4家,累计为科技企业放贷11.8亿元。

技术转移服务机构是科技服务体系的重要支撑,是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力量。2023年,呼和浩特市引入头部技术转移服务机构,国家技术转移东部中心、浙江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3家技术转移分中心成功落户本市,面向市场需求共同开展技术定制、成果转化、技术对接等服务,内蒙古科学技术研究院与国家技术转移东部中心共建的“蒙沪科技成果转化中心”已在上海正式揭牌。

截至目前,全市共有自治区级以上各类技术转移平台载体44个,占全区总数28%,居全区首位,其中:自治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1个、基地3个、自治区专业化技术研发与中试公共服务平台2个、自治区技术转移人才培养基地4个、自治区技术转移服务机构34个。连续三年实现新突破并领跑全区,其中2023年数量同比增长50%,技术转移平台载体数量呈现井喷态势。全区科研机构共59家,驻呼30家,占比51%;全市国家高新技术企业533家,占全区28.1%,较2022年新增68家,同比增长14.6%,数量居全区首位。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649家,占全区25.6%,较2022年新增236家,增长57.1%,居全区首位。

国家乳业技术创新中心

人才优势、高新技术、科技企业都在加速聚集,科研实力后劲十足。“蒙科聚”创新驱动平台“总窗口”的建设,意味着把呼和浩特市的“创新驱动”提升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随着“蒙科聚”创新驱动平台建设加快,创新资源得以充分对接,科教资源潜力得到释放。

借风势 由“势”向“能”加快迈进

“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金宇保灵生物药品有限公司凭自身实力实现了用“金刚钻”揽“瓷器活”。金宇保灵生物药品有限公司实验室主任关平原表示,他们依托于多年核心技术攻关,研发出牛结节性皮肤病灭活疫苗(NMG株,悬浮培养)生产技术,今年8月公司通过签署技术转让合同成功转让,合同交易总金额1000万元。该产品为我国重大动物疫病应急处置所需的兽药,有助于疫病净化,助力养牛业健康发展。

“蒙科聚”创新驱动平台智慧展厅

2023年,为充分发掘首府创新资源集聚优势,呼和浩特市制定出台了《呼和浩特市促进高校院所协同创新若干措施》《呼和浩特市高校科研院所协同创新项目管理办法(试行)》,从制度上促进高校院所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最大限度调动高校院所创新积极性。通过建立灵活高效的科技激励机制,搭建高校院所成果转化的平台,支持驻呼高校院所深度融入全市科技创新体系,进一步形成“外地高校院所引进来,驻呼高校院所用起来”的协同创新新格局。

“蒙科聚 强首府”协同创新专场路演活动现场

“内蒙古工业大学参研的玉米皮菌体蛋白生物发酵饲料成果团队近期已完成了在本市初创注册公司,北京投智圈正在与其对接天使轮投资事宜,预计成果转化后建立5万吨生产线,一年可实现5000万元经济效益,解决玉米深加工产业副产品处理的问题,已与内蒙古蔓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签订合作协议。”市科技局党组书记、局长李孔燕说,这一成果成功转化落地,就是我们探索“以演代评”让高校院所创新成果走出实验室的生动实践。

李孔燕介绍,我们在全区首创“以演代评”成功举办内蒙古大学、内蒙古农业大学、内蒙古工业大学3场“蒙科聚 强首府”协同创新专场路演活动,通过征集、推荐、路演等程序,优选出25项创新成果转化落地呼和浩特市,其中:绿色农畜产品加工产业7项、生物医药产业7项、电子信息技术产业3项、新材料和现代装备制造产业5项、现代化工产业2项、清洁能源产业1项。内蒙古大学参演的优质胚胎体外发育专用培养系统的开发与应用成果,利用高通量生物芯片技术筛选到的五种旁分泌因子和从微藻中提取到的有效抗氧化成分,制备出性能可靠、安全性高、生产成本低的高效牛羊胚胎体外发育培养液,可将卵母细胞成熟率提高20%,卵裂率提高17%,桑囊率提高15%,产羔率提高141%,净利润提高41%,已转化落地本市内蒙古大溪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我认为‘蒙科聚 强首府’协同创新路演活动符合科技服务产业这一主旨,可有效解决科技项目转化难的顽疾,从市场端需求和市场前景的角度严把项目立项关,使项目在立项时就充分考虑市场需求和经济性,大大提高项目成果转化率。”生物发酵绿色制造内蒙古自治区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内蒙古工业大学教授刘占英表示,这种方式也充分激发了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极大助力科研成果的转化。

为充分发挥首府创新创业资源优势,激发创新创业热情活力。今年呼和浩特市成立了“政校企”创新创业联盟,首批联盟成员单位汇集市科技、人社、教育等部门、驻呼高等院校、企业和社会机构等多方主体,旨在统筹各方资源,提升为驻呼高校院所服务能力,促进校地、校企开展多维度深层次的紧密合作和协同创新,探索高层次人才在呼、大学生留呼创新创业就业的新模式。

“联盟这一新型的组织形式聚焦‘首府+高校院所’全方位合作新模式、‘资源整合+信息共享’的良性互动新机制和‘优质服务+乐创宜业’的融合发展新路径,通过政、校、企多方开展协同创新、联合攻关、转化成果、创新创业大赛、项目路演、职业技能培训、开放就业见习岗位等联动,实现优质公共服务供给,持续优化创新创业生态环境,全力保障企业用工服务、促进创业就业、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转型升级。”市科技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成博说。

百舸争流、千帆竞发。一年来,全市各部门坚持以企业为主体、人才为主力、市场为主导,紧紧围绕“蒙科聚”创新驱动平台“总窗口”的建设,推动创新驱动发展由“势”向“能”加快迈进。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宣传国家科技政策,展示国家科技形象,增强国家科技软实力,参与国际科技舆论竞争,提高国际科技话语权,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网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