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银行山西省分行推出了多款涉农金融产品,有力支持了我省“特”“优”农业发展。图为一个信贷资金扶持的草莓种植基地。(姚凡 摄)
今年以来,我省注重发挥金融“活水”作用,从机制建设、服务体系、激励评价等方面提升绿色金融服务水平,引导辖区金融机构加大绿色信贷投放力度、创新绿色金融产品、完善绿色金融服务措施,强化绿色项目政银企对接,不断推动绿色金融增量扩面,有效发挥绿色金融对经济转型的支持与引导作用,助力实现“双碳”目标。
靠前发力,超量配置涉农信贷资源
8月初,省金融办与省农业农村厅联合召开涉农金融产品发布会,向社会集中发布了59款涉农普惠金融产品,为广大涉农市场主体提供了更有效、更便捷、更精准的金融服务。“和美乡村贷”“智慧畜牧贷”“种植贷”“晋享贷”“粮食购销担”等多款涉农普惠金融产品集体亮相。
不仅如此,这些产品还同步在山西省金融服务平台、信通三晋征信平台、三晋贷款码等金融服务平台发布,通过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把各金融机构的普惠政策传递到企、到户、到人,真正将绿色金融政策惠及“三农”市场主体。
省金融办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以来,我省持续协调金融服务政策落实落地,用足用好支农、支小再贷款等货币政策工具,落实普惠金融定向降准政策,充分调动全省金融机构积极性,鼓励引导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加大涉农信贷投放力度。仅上半年,全省涉农贷款余额13719.26亿元,较年初增加1271.53亿元,同比多增315.59亿元。
为推进绿色金融快速发展,持续优化金融生态环境,我省常态化开展政银企对接活动,促进涉农项目和企业融资项目对接。同时,推动优质农业龙头企业上市挂牌,落实资本市场奖补政策,发挥资本市场重要作用。今年上半年,山西股权交易中心“农业板”挂牌企业271家,其中省级农业龙头企业228家,通过证券市场助力,进一步加大对农业特色优势产业的金融扶持力度。
强化创新,丰富绿色金融应用场景
围绕能源革命,为清洁能源、节能环保等重点领域的企业、项目提供绿色金融服务。如今,我省金融机构为绿色建筑、绿色出行、绿色矿山等企业融资开启了“绿灯”。
“我们的光伏发电项目,既不要用电方出资,也无需建设方垫资,而是由第三方金融机构以融资租赁的方式提供资金,再通过电站收益来覆盖租金支付。”山西某光伏企业负责人介绍,利用融资租赁的模式,大大降低了屋顶光伏的投资门槛,现金流的回报周期由原来的4至5年缩短为半年左右,绿色金融为公司打开了新能源应用的广阔天地。
“大同市围绕能源革命积极用好用足碳减排支持工具、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可持续挂钩债等多种政策工具,为清洁能源、节能环保等重点领域的企业、项目提供优惠利率融资和绿色金融服务。截至今年9月底,绿色贷款余额达到228.4亿元,较年初增长27.21%,同比增长37.98%。其中,清洁能源产业项目贷款余额达到135.95亿元,较年初增长25.56%。”大同市金融办相关负责人介绍道。
今年以来,我省金融机构严格落实省委、省政府的相关安排部署,持续优化绿色信贷管理方式,制定差异化绿色信贷政策,聚焦风电、光伏、绿色建筑、土地整治、生态治理等重点领域服务客户,支持实体经济绿色发展。同时,积极助力发展绿色交通,推广绿色出行方式,加大绿色交通贷款投入力度,让绿色出行更加便捷高效。
优化服务,助力绿色产业提档升级
加大绿色融资力度、落地绿色基金、发行绿色债券……今年以来,我省发展绿色金融、赋能绿色产业发展的力度只增不减。“在保护生态安全、促进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全球共识的背景下,绿色金融作为引导社会资本进行绿色投资的桥梁,不仅是促进经济绿色转型、培育新增长点的源泉,也是金融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中国银行山西省分行相关负责人介绍道。
如何不断丰富金融产品和服务供给,让绿色金融为绿色产业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活水”?我省金融机构给出了答案。
中国银行山西省分行围绕省内各县域农业特色,积极开展产业调研,紧紧把握农业产业链发展机遇,并针对特色场景、重点客群,制定了“农业春耕贷”“惠农收购贷”“晋牛贷”“美羊贷”等特色服务方案。
农业发展银行山西省分行根据和美乡村建设领域项目“低、小、散、杂”的特点,拓宽思路,创新融资模式,切实发挥农业政策性金融在乡村振兴中的主力军作用,推出“和美乡村+”模式。针对农村环境治理项目公益或准公益属性,以农村环境综合治理为基础,以特色产业运营为支撑,使公益性项目与经营性项目有效融合。
太原征信公司负责人介绍,公司将通过逐步完善的数据及不断优化迭代的模型技术,为金融机构提供全流程大数据解决方案。
未来,我省金融机构将立足山西省转型发展实际,抢抓国家提出转型金融的发展契机,进一步丰富绿色金融内容,以金融支持绿色低碳转型发展为主线,以多层次绿色金融体系助推绿色企业发展为目标,推动我省绿色金融长足发展。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宣传国家科技政策,展示国家科技形象,参与国际科技舆论竞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网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