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1日,北京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开幕,北京市市长殷勇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要着力发挥科技创新引领作用,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促进新材料、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两会代表热议《北京市加快商业航天创新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8年)》,高度肯定北京近几年来在商业航天领域创新发展的成效以及形成的领先优势,并对北京商业航天发展举措发表观点。
市人大代表、经开区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孔磊:
加快推动亦庄“北京火箭大街”发展
亦庄包括商业航天在内的空天产业正走向集群化发展,去年商业航天重要的宇航发射几乎全来自“亦庄箭”,今年一开年成功发射的全球运力最大的固体火箭仍然是亦庄研制。目前,亦庄汇聚了50余家航天类企业,民营商业火箭企业数量占全国超过70%。2024年,“亦庄箭”计划发射近30次,将发射超过100颗卫星入轨,还有多型火箭加快研制。
亦庄空天街区规划已编制完成,今年4月将开工建设北京火箭大街,打造商业航天共性科研生产基地。同时,将建设别具特色的“空天产业家园中心”,打造体验火箭卫星科技成就与文化魅力的城市舞台。预计到2025年,亦庄未来空间产业产值规模超过200亿元,再实现1至2型新型运载火箭首飞,到2030年,推动多家企业上市,亦庄箭型谱进一步丰富,亦庄星座规模化组网 ,引进培育20家以上“专精特新”企业,涌现一批龙头企业、领军企业,形成系列创新成果,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空天产业创新发展新高地。
市政协委员、星河动力公司董事长刘百奇:
进一步加快商业运载火箭科技创新步伐
随着全球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当前商业航天已成为国际科技与产业竞争的新高地,发展商业航天对于促进北京经济转型升级、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具有重要意义。北京作为首都,拥有雄厚的航天科技实力和丰富的人才资源,是国内航天的重要产业发展基地。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商业航天领域的政策支持和市场开放,北京在卫星制造、火箭发射、空天信息应用等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不仅推动了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还为传统产业升级提供了新的动力。
《北京市加快商业航天创新发展行动方案》是站在当前经济发展新起点的冲锋号。北京是全国唯一明确提出支持可重复使用火箭发展的城市,将极大提振了北京商业航天企业尤其是火箭企业扎根发展的信心。尤其通过加大对可重复使用火箭、大规模星座系统、空间科学等方面的工作举措,将有力深化北京南箭北星的产业空间格局,星河动力是北京商业航天产业集群的重要组成部分,愿意为北京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商业航天创新发展高地贡献力量。
航天发展运载先行。运载火箭是实现卫星等航天器进入预定轨道的重要运输工具。通过加大对可重复使用火箭、大规模星座系统等创新支持,将有力深化北京南箭北星的产业空间格局,形成可重复使用火箭常态发射能力,助力构建天地一体通导遥巨型星座体系,深度融合空天信息与经济社会发展,进一步壮大商业航天千亿级产业集群,将北京建设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商业航天创新发展高地。
市政协委员、航天宏图董事长王宇翔:
加强卫星研制科技创新与数据应用场景牵引
近年来,世界主要国家都将商业航天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作出加快建设航天强国的重要战略部署。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提出要打造商业航天等未来产业新赛道。
北京市出台行动方案恰逢其时,既有宏观的顶层指导,又有可操作的落地路径,覆盖产业链各个环节,系统全面、针对性强,对企业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行动方案突出创新引领,具有很好的前瞻性。商业航天作为未来产业,具有鲜明的科技属性。文件涉及的可重复火箭和低成本卫星研制,大规模星座建设等,都代表着未来的方向。近年来,航天宏图持续打造女娲星座,不断迭代卫星操作系统,通过积极创新驱动,降低成本,锻造长板,支撑商业航天高质量发展。
行动方案强调场景驱动,切中要害。以需求为牵引,以运营为支撑,以卫星数据为核心,以卫星应用为目标,为用户提供体系化的服务,带动整个产业链发展。经过多年积累,航天宏图基本打通了星、网、云、链、端整个应用产业链条,今后,将在政策文件指导下,进一步发挥在应用场景方面的优势,支撑北京商业航天产业的发展壮大。
文件中提到政策先行先试,有利于夯实产业的先发优势,确定“南箭北星”的产业布局,发挥聚集效应、规模效应,形成协同发展的态势。通过政策支持,引导北京市火箭研制、卫星研制、应用与运营服务企业深度合作,促进产业链协同与整合,进一步巩固和提升产业竞争力。
市政协委员、北京科技创新促进中心主任褚潇炜:
坚持科技创新带动产业创新,打赢商业航天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
北京市拥有丰富的航天科技创新资源,集聚了全国主要的航天科研机构和创新人才,在中央明确提出打造商业航天等若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历史机遇下,北京市出台商业航天创新发展行动方案,明确提出突破一系列制约产业发展的关键核心技术具有重要意义,展现了北京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特别是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决心和信心。
推动商业航天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需要统筹北京市的优势科技资源,形成支撑产业发展合力。一是组建由总体企业牵头,产学研深入参与的创新联合体开展协同攻关,突破可重复使用火箭等技术瓶颈。二是用好“揭榜挂帅”“赛马”等科研组织方式,坚持问题导向,以大规模星座组网建设为牵引,凝练一批关键技术“榜单”。三是搭建共性技术平台,加速商业航天企业技术和产品迭代,同时设立商业航天产业基金,形成从股权、债权到多层次资本市场协同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要营造好创新生态,加快实现产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