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新型隔膜提升锂离子电池安全性

   2024-01-11 科技日报
54
核心提示:记者1月9日从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获悉,该所材料中心科研人员与先进能源科学与技术广东省实验室合作,利用重离子辐照技术和

记者1月9日从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获悉,该所材料中心科研人员与先进能源科学与技术广东省实验室合作,利用重离子辐照技术和化学蚀刻工艺,成功研发了一种用于锂离子电池的耐高温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隔膜。相关论文发表在国际期刊《ACS应用材料与界面》上。

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材料中心研究员姚会军介绍,隔膜作为锂离子电池的关键部件之一,发挥着隔离正负极以防止电池短路、为锂离子自由穿梭提供通道的重要作用,其性能对电池的安全性具有重要影响。目前,人们主要通过在聚烯烃隔膜涂覆耐高温材料等方式,提高聚烯烃隔膜的耐高温性能,进而提升电池的安全性。

“但是此方法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聚烯烃隔膜热稳定性差的情况。”参与研究的东江实验室重离子微孔膜关键技术团队负责人段敬来说,因此开发具有耐高温性能的新型锂离子电池隔膜和工艺,成为提高锂离子电池安全性的重要途径和手段。

科研人员借助兰州重离子研究装置(HIRFL),将重离子辐照技术与化学蚀刻工艺相结合,以PET隔膜为基材,成功开发一种PET基耐高温锂离子电池隔膜。该锂离子电池隔膜相较于商业聚烯烃隔膜,不仅具有更加均一的孔径分布和更优异的电解液润湿性,而且所制备的PET隔膜表现出良好的耐高温性能。电池测试结果表明,该PET隔膜具有更高的锂离子迁移数(0.59)以及优异的常温和高温循环性能。

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材料中心主任、研究员刘杰介绍,此项成果将重离子辐照技术应用于新能源领域,为新型耐高温电池隔膜开发提供了新思路,对促进新能源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宣传国家科技政策,展示国家科技形象,参与国际科技舆论竞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网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