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书法史上,有三件著名的行书作品合称为三大行书。分别是王羲之的《兰亭集序》、颜真卿的《祭侄文稿》和苏轼的《黄州寒食帖》。三大行书作品的价值不仅仅在于书法的技艺,更在于作品背后蕴含的深情厚意。天下三大行书的气韵神采集中体现在,兴起而写,兴起而作。即兴中,将喷涌而出的感情一写而终,淋漓尽致,让人灵魂上不由得共鸣。
《兰亭集序》对于我们来说,可能是最熟悉的了。其自然潇洒的风格和精湛的书法艺术,从而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曲水流觞之乐,米芾诗云:翰墨风流冠古今,鹅池谁不爱山阴;此书虽向昭陵朽,刻石尤能易万金。兰亭集序,山水之乐,在王羲之的笔下跃然纸上。兰亭那清澈的溪水流淌,在曲水之间流觞咏作;那群山峻岭,茂林修竹,展现出无尽的幽情。天朗气清,惠风和畅。每一个笔画都勾勒出绝美的山水画卷,让人仿佛置身于兰亭此聚之中。
《祭侄文稿》是颜真卿在极度悲愤的情绪下所写,因此字随书家情绪起伏,纯是精神和平时工力的自然流露。字字是血、是国仇、亦是家恨。是对侄子殉国的一种大悲和大欣慰。祭侄文稿,感人至深。颜真卿用刚毅有力的笔触,书写出对逝去亲人的深情怀念。那深沉的墨色,内心深处的悲伤和不舍在纸上流淌。父死子陷,巢倾卵覆。天不悔祸,谁为荼毒?每一个字都带着沉重的情感。国难当头,侄儿殉国。感情之深之厚,令人动容。
我对苏轼一直有种想写,又怕写不好的感情。苏轼的精神在于可以把任何的苦水都能酿成甘甜的酒。苏轼的《黄州寒食帖》是别样的一幅作品,全文并没有洋溢乐观,反而写了苏轼的心情苦闷。但是又恰恰更加展示了他的乐观豁达的真实。寒食帖是苏轼在黄州寒食节期间所书写,来黄州的第三年,空庖煮寒菜,破灶烧湿苇。苏轼早已经忘记居然是寒食节,心中不免烦闷。然而坟墓在万里,即使想学阮籍穷途而哭,内心已是死灰吹不起。但是短短数日,他便写出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待到雨停,便是也无风雨也无晴。这种极致的肆意豁达,让人读来可爱。令人忍俊不止的是,在这次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淋雨中,他感冒了。还写了下来,黄州东南三十里为沙湖,予买田其间,因往相田得疾。苏轼,真不愧为一代文豪。他的乐观,不是他不会消极难过,而是他善于用乐观的眼光看问题,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点点美好。
三大行书各有不同,但展现出了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面对事情时的感情态度。在欣赏作品气韵神采的过程中,看的是行书,感受着的是历史的痕迹,影响的是我们的精神态度。无论面对困难的坏境、面对的多么艰难的挑战,亦要积极向前迈进。(沙哲 陕煤运销集团榆中销售有限公司)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宣传国家科技政策,展示国家科技形象,参与国际科技舆论竞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网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