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南繁基地”育瓜苗

   2024-02-20 乌鲁木齐晚报
65
核心提示:刚冒出两片叶子和一个心的西瓜苗和甜瓜苗,绿油油一片,透露着无限生机……每年冬季,新疆农业科学院哈密瓜

刚冒出两片叶子和一个心的西瓜苗和甜瓜苗,绿油油一片,透露着无限生机……



每年冬季,新疆农业科学院哈密瓜研究中心育种团队聚集在海南“南繁基地”,为西甜瓜种质创制和新品种选育奔忙。图为团队成员正在讨论苗期病虫害防治。(受访者提供)


  “瓜苗的这个时期,我们称之为两叶一心,看着心里就充满了希望和憧憬。”2月12日,新疆农业科学院哈密瓜研究中心副主任、国家西甜瓜产业技术体系特色甜瓜改良岗位科学家、自治区西甜瓜产业技术体系副首席张学军研究员说道。


  他所在的地方,是海南“南繁基地”大棚。每年冬季,这里都是全国育种科研人员“扎堆”的地方,新疆农业科学院哈密瓜研究中心育种团队也聚集在此,为西甜瓜种质创制和新品种选育奔忙。


  这片瓜地是1月27日播种的,眼下进入苗期,是生长关键时期,张学军和团队成员过年期间也在大棚里劳作。


  在这里,室外温度基本在20℃以上,大棚里温度更高,基本在30℃,最高时达到35℃。干了一早上的活儿,此刻,他们的衣服早已被汗水打湿。


  “幸好家里人理解支持,有时候,我也把家人接到这里。”自2007年工作至今,张学军基本上年年在瓜田里过年。


  今年,新疆农业科学院有三个育种团队在此攻坚克难,分别是西甜瓜基因编辑及功能基因组研究创新团队、西甜瓜分子设计育种创新团队和南疆西甜瓜育种创新团队。


  “目前,我们育种团队在‘南繁基地’建有16座设施大棚,占地约13亩,种植两批共4.3万余株西甜瓜材料。育种团队承担了包括国家西甜瓜产业技术体系、自治区西甜瓜产业技术体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自治区重大专项、自治区重点研发、院重点培育等项目的研发工作。”张学军说。


  新疆甜瓜种植面积约80万亩,西瓜约70万亩,基本形成北疆、东疆和南疆三足鼎立,产区特征明显、种植规模较为稳定的商品瓜种植区。


  “新疆被认为是‘厚皮甜瓜’次级起源中心之一,拥有丰富的甜瓜种质资源,部分农家品种品质优异、风味佳,但存在抗病性差、耐贮性差等不足,难以大面积推广并‘走出’新疆。”张学军说。


  张学军介绍,自2023年12月初,育种团队播下精心挑选的种子,授粉阶段,他们在大棚里来回穿梭,为不同的种质材料“搭桥牵线”,希望能够探寻重要性状形成的奥秘,并用于新疆农家品种资源的改造升级,选育出聚合多个目标性状的新种质,以培育出有突破性的新品种。


  “我们除了在地里做瓜苗移栽后的浇水施肥等田间管理,团队成员还在实验室做相关科研攻关,不断集成和完善西甜瓜分子育种技术,并结合传统育种手段创制出更多优质多抗的新种质资源,选育出更多‘好种、好吃、好看又好卖’的新品种。”张学军说。


  令张学军感到高兴的是,通过多年多点位实验,团队在种质资源材料中发掘出一些重要农艺性状,如具有抗病、耐热、整个植株无卷须、单性结实等特征,抗病性强的可以解决生产中病害威胁,而耐热的可以选育出更加适应全国气候的耐热新品种,推向东南亚市场。


  张学军说:“我们已选育出多个优质自交系材料,下一个重要目标是把抗病性、耐热性等性状导入到这些优质自交系材料中,培育出优质多抗的新品种,助力新疆西甜瓜产业发展壮大。”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宣传国家科技政策,展示国家科技形象,增强国家科技软实力,参与国际科技舆论竞争,提高国际科技话语权,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网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