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9日下午,由国家耐盐碱水稻技术创新中心牵头,联合相关科研单位、优势企业发起成立的国家耐盐碱水稻产业联合会启动大会在海南省三亚市崖州湾科技城召开。这意味着国创中心产业化迈出了重要的步伐,将有力推动创新链与产业链的双向延伸与布局。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创中心理事长柏连阳,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党委书记许靖波,国创中心主任唐文帮,国创中心副理事长、海南大学副校长曹兵以及湖南省科技厅、海南省科技厅、崖州湾科技城管理局、各区域中心和研究中心负责人出席会议。
来自黑龙江、辽宁、内蒙、新疆、江苏、广东等地从事耐盐碱水稻产业链如种子、肥料、物化产品、栽培、深加工等相关产业共计39家企业80余位代表,以及温州市、台州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参加了此次启动会。这充分展示了国创中心创新链向产业链有力延伸与融合;联合会的成立将进一步加强产业链与创新链的联系,助力形成“两链双向循环”的良好机制,国创中心为相关企业提供技术支撑。
国创中心副主任艾治勇汇报了国创中心建设进展情况。国创中心自2021年获批建设以来,相关单位已累计审定耐盐碱水稻品种11个,在中度盐碱地种植最高亩产达580.06公斤;培育的耐盐杂交稻新品种“菁两优3261”兼具耐盐性好、米质优、抗性好等优点,即将成为南方滨海盐渍地主导品种;创制鉴定出全生育期耐4-6‰盐胁迫杂交稻亲本43个;打造了一批百亩、千亩、万亩耐盐碱水稻丰产示范典型;完成了总部科研试验基地及多盐度精准鉴定平台的建设,为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
“计划到2030年,孵化与服务耐盐碱水稻及相关产业企业50家以上,培育年产值过亿元的行业领军企业3-5家。”国创中心副主任范小兵汇报产业联合会的发展规划、愿景及近期工作计划时说道。
国创中心副主任袁定阳对联合会相关制度建设和组织建设作了情况说明。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栽培专家马国辉研究员、国创中心产业孵化负责人刘志军分别就耐盐碱水稻产学研发展现状与前景、产业联合会筹备情况进行了汇报。
与会人员围绕耐盐碱水稻产业的发展前景、产业联合会章程以及理事会、专家委员会、秘书处等组织架构等问题进行了热烈地讨论。
许靖波书记表示,耐盐碱水稻产业化既是国创中心建设的要求,更是市场的需求。产业联合会要做好桥梁和纽带的作用,推动国家耐盐碱水稻产业实现规模化、标准化、集群化发展。
柏连阳理事长在讲话中强调,发展耐盐碱水稻科研和产业是一项利国利民的伟大事业。成立产业联合会,为国家耐盐碱水稻产业搭建了交流平台,有利于整合创新资源、推动产业链上下游深度合作。希望在联合会的带动下,大家团结起来、集中力量,共同推动耐盐碱水稻产业发展,为国家粮食安全作出贡献。
4月10日上午,与会代表参观了位于三亚崖州湾科技城的全球领先的耐盐碱水稻科研试验基地,见证了耐盐碱水稻最新科研成果。
国家耐盐碱水稻技术创新中心从支持头部企业、布局产业集群、提供技术服务、组建核心实体四个方面布局产业开发,需求与问题导向,科研创新与转化利用协同攻关,为盐碱地综合利用提供综合解决方案。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宣传国家科技政策,展示国家科技形象,增强国家科技软实力,参与国际科技舆论竞争,提高国际科技话语权,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网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