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黔东南州“四条路径”落实新质生产力要求

   2024-03-29 黔东南州科学技术局
61
核心提示:    黔东南州为强化科技创新供给,加快推动发展形成新质生产力,努力通过短板产业补链、优势产业延链、

    黔东南州为强化科技创新供给,加快推动发展形成新质生产力,努力通过短板产业补链、优势产业延链、传统产业升链、新兴产业建链等途径,不断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助推全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一是推进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强化新质生产力发展载体。聚焦硅精深加工、特色食品、民族医药等优势产业,努力构建结构合理、功能互补的科技创新平台。在民族医药方面依托凯里学院加大培育力度,争取建设省级重点实验室,实现原始技术创新突破;在硅精深加工和特色食品(酸汤)产业方面聚焦产业技术创新需求,集聚优势力量开展专项攻关,建设技术创新中心,通过平台建设为全州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目前已挂牌成立黔东南州酸系食品(酸性调味料产品)技术创新中心。
    二是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拓宽新质生产力发展路径。聚焦重点产业、重点区域和关键环节,实施重大科技产业工程,加大先进适用技术研发攻关,构建现代产业技术体系,推动高新技术产业的壮大发展及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加大矿产资源、林木资源、中药材资源等原材料精深加工技术及产品研发,提升原材料附加值;加大适合山地耕作的农业器械研发力度,提高农业生产水平等,强化科技赋能产业发展。
    三是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激活新质生产力发展动能。充分发挥企业作为创新主体的作用,建立研发活动服务长效机制,指导企业进一步规范研发活动,实施企业研发活动激励计划,兑现落实《黔东南州企业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奖励补助办法(试行)》等政策。同时,积极争取省级奖补资金支持,激发企业加大研发投入的积极性。目前,全州在库高新技术企业达91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入库143家,2022年全社会研发支出达4.32亿元。
    四是推进科技创新人才培育,增强新质生产力发展内力。黔东南州委成立人才政策制度梳理规范工作专班,进一步梳理研究出台更加科学合理的人才政策,以政策吸引、激励人才创新创业。同时以科技人才“蓄水库”为载体,加大高层次技术人才引进和省级创新型人才培养力度,通过柔性引进等方式不断壮大黔东南州科技创新人才队伍。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