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的科研团队在使用智利欧洲南方天文台的甚大望远镜(VLT)时,首次在一颗白矮星WD 0816-310的表面观察到金属“疤痕”。这些疤痕是恒星在吞噬其周围行星和小行星后留下的明显标志。研究成果已发表在《天体物理学杂志快报》(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 Letters)上。
金属疤痕集中分布在白矮星的特定区域,并且随着恒星旋转强度发生变化,与白矮星磁场的变化同步。这表明磁场在将金属引导至恒星表面形成疤痕的过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观察还发现,这些金属可能来源于至少与太阳系中第二大的小行星维斯塔一样大的行星碎片。
这一发现对于理解恒星特别是白矮星的演化历史具有重要意义。它为说明恒星在其生命周期末期如何与其行星系统相互作用提供了宝贵线索,并且强调了磁场在这些相互作用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本文摘自国外相关研究报道,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网站观点和立场,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