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让绿氢市场化之路走得更稳

   2024-05-30 人民日报
49
核心提示:【现象】吉林大安,风光制绿氢合成氨一体化示范项目稳步推进,预计年产绿氢3.2万吨、绿氨18万吨;湖南长沙,绿电制氢加氢一体站开

【现象】吉林大安,风光制绿氢合成氨一体化示范项目稳步推进,预计年产绿氢3.2万吨、绿氨18万吨;湖南长沙,绿电制氢加氢一体站开展氢能源重卡加氢测试,每日制氢加氢量不少于2吨;新疆库车,我国首个万吨级光伏制氢项目投产,绿氢就近供应炼化公司,助力炼油行业绿色化转型……近年来,随着技术不断升级、产能持续提升,绿氢多元应用生态正逐步构建。

【点评】

氢能优点十分突出:无色无味无毒,电化学反应后只产生水,能实现零排放并且循环使用,能量密度达到汽油的3倍左右。氢相对易储存,可作为大规模、长周期储能。

按照生产来源,氢可分为灰氢、蓝氢和绿氢3类。灰氢主要通过化石燃料燃烧产生氢气,制取过程成本最低,但碳排放量高,目前约占全球氢气产量的九成以上。蓝氢是采用了碳捕集措施的化石燃料制氢。绿氢先以风电、光伏等可再生能源发电,再通过电解水制氢,生产过程中基本不产生碳排放。在实现“双碳”目标的背景下,大力发展绿氢产业,具有重要的战略性意义。

氢能在交通、工业、电力等领域已有不少应用。比如,氢燃料电池动力示范船、氢能重型车辆等产品,技术上不断取得突破。前不久,两辆以氢为燃料的汽车从北京出发,行驶约1500公里抵达上海,完成了我国氢能车辆首次大范围、长距离、跨区域的实际运输测试。在新能源汽车这一赛道上,氢能已展现出较大的发展空间。

绿氢是较为理想的清洁能源,市场前景广阔。我国可再生能源装机量位居世界第一,在清洁低碳的氢能供给上具有巨大潜力。但也要看到,绿氢产业尚处于起步阶段,推动绿氢大规模、市场化制造与应用,还需要迈过多重“关卡”。从生产层面看,国内绿氢生产成本为灰氢的2至3倍。从运输角度看,西部地区风电、光伏等可再生能源资源丰富,但氢能消费需求多在东部地区,而我国氢气运输的主流方式是长管拖车,效率低、成本高。

更好释放绿氢的市场潜力,要优化产业布局,聚焦短板弱项,加强关键技术创新。比如,西部地区分布着不少化工项目,可以推动绿氢就近消纳,拓展绿氢在化工等行业的替代空间。加快研发低温液氢、固态储氢等新型长距离储运技术,是降低运输成本的重要途径。2023年10月,全球首批镁基固态储运氢车在江苏宜兴交付,可根据场景需求实现氢气的规模储存和运输,相比长管拖车,运输成本大幅降低。此外,一些企业正开展掺氢天然气管道、纯氢管道等试点示范,相关探索有助于加快绿氢资源调配和市场覆盖。多措并举,不断提升绿氢的经济性,才能让其市场化之路走得更顺、走得更稳。

氢能是能源革命的重要探索方向,被称为“绿色石油”。世界各国都在积极布局氢能产业,着力降低其生产成本和全生命周期碳排放。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制氢国,但主要是化石能源制氢和工业副产氢,可再生能源制氢规模还很小。坚持从实际出发,统筹考虑绿氢供应能力、产业基础和市场空间,以试点示范有序带动绿氢在交通、储能、工业等领域的多元应用,定能把握好氢能产业化的市场机遇,为加快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实现“双碳”目标提供更坚实支撑。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宣传国家科技政策,展示国家科技形象,增强国家科技软实力,参与国际科技舆论竞争,推广科技企业品牌和产品,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网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