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知情人士:中国或将投入约60亿元鼓励全固态电池研发

   2024-05-30 中国日报
43
核心提示:中国日报记者通过多方独家信源获悉,中国或将投入约60亿元用于全固态电池研发,包括宁德时代、比亚迪、一汽、上汽、卫蓝新能源和

中国日报记者通过多方独家信源获悉,中国或将投入约60亿元用于全固态电池研发,包括宁德时代、比亚迪、一汽、上汽、卫蓝新能源和吉利共六家企业或获得政府基础研发支持。

多位知情人士确认,此项行业内史无前例的项目由政府相关部委牵头实施,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对全固态电池相关技术开展研发。据悉,该项目经过严格筛选后,最后具体分为七大项目,聚焦聚合物和硫化物等不同技术路线。

全固态电池,由于潜在的高能量密度、安全性和低成本等多维优势,被国际普遍认为是下一代新能源动力电池的发展大势,目前各国均加大投入攻关该颠覆性技术。

行业学者表示,比起数十亿的基础研发投资本身,该项目将促进企业和产业链上下游加码投入全固态电池研发,引发 “鲶鱼”效应,或带动万亿级别的市场,为全球绿色转型和世界范围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无独有偶,4月以来国内全固态电池产业化提速,多家企业竞相宣布全固态电池研发动态和量产时间表。广汽集团率先表示全固态电池将于2026年上车,上汽集团也宣布全固态电池将在2026年实现量产。

多家头部电池企业也透露全固态电池研发突破。欣旺达在接受中国日报独家采访时表示,已经完成了能量密度达到400Wh/kg以上的全固态电池研发,计划2026年实现量产,预计产能达1Gwh。这也是该企业首次对外公布全固态电池进展。

国轩高科也在本月发布全固态电池技术,在接受中国日报采访时透露,保守预计2027年将实现全固态电池小批量上车实验,2030年实现量产。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宣传国家科技政策,展示国家科技形象,增强国家科技软实力,参与国际科技舆论竞争,推广科技企业品牌和产品,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网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