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能源署发表报告,题目是:Advancing Clean Technology ManufacturingAn Energy Technology Perspectives Special Report(推进清洁技术制造能源技术展望专题报告:推进清洁技术制造),今天分享关于电池制造业的分析:“电池制造能力创下新高,主要聚焦电动汽车市场”。
过去几年,全球电池产量迅速增长,以满足电动汽车日益增长的需求。2023年电池制造产能达到2.5太瓦时,与2022年相比,新增产能780吉瓦时。2023年的新增产能比2022年增加了25%。如果所有计划中的电池制造项目全部按时完成,到2030年,全球电池制造能力可能超过9太瓦时。全球2030年预计电池产能的约70%已经投入运营或确认开工建设。
中国未来超过40%的制造能力依赖于现有工厂的扩张;相比之下,美国和欧盟80%的制造能力预计将来自新工厂,未来几年将有大量新参与者进入这些市场。目前全球大部分电池制造能力仍集中在当今的主要电动汽车市场——中国、美国和欧盟——这些市场都将有足够的能力实现其宣布的2030年承诺。
当然,随着电动汽车和电池储能越来越多地进入全球市场,电池需求在地理分布上将呈多样化,世界各地将抓住新的机会在需求中心附近生产电池。将电池制造业定位在电动汽车制造中心附近,将减少进出口关税的风险,以及与运输锂离子电池相关的保险成本。在当今的主要电动汽车市场之外,各国宣布的制造能力——其中85%已经承诺——满足了这些地区2030年所需需求的一半左右。几乎所有承诺的制造能力都分布于欧洲国家和加拿大(各占35%)、印度(12%)、其他东南亚国家(8%),如马来西亚、越南和新加坡,以及日本和韩国(5%)。南美国家也有相当大的增长空间,目前尚未宣布到2030年的电池制造能力。
中国目前在全球电池生产方面发挥着主导作用,2023年产量超过650 吉瓦时,几乎占全球产量的80%。然而,2023年中国出产的电池不到其最大产能的40%。预计仅2030年中国的电池制造能力就可以满足当年全球需求。中国目前是世界上最大的电动汽车电池出口国,约占2023年出口总额的70%,但产能过剩也大大降低了生产商的利润率,给价格带来下行压力。这对最终消费者很有吸引力,有助于将电池应用提高到实现气候目标所需的水平。
锂离子电池的制造需要稳定、高质量的阴极和阳极材料供应。它们的生产主要集中在中国,目前中国的阴极活性材料产能占全球产能的近90%,阳极活性材料产能超过97%。到2030年,中国仍占阴极和阳极活性材料承诺新增产能和初步新增产能的85%以上。然而,不同的电池化学成分需要不同的供应链,磷酸铁锂(LFP)技术主导着中国市场,镍锰钴氧化物锂(NMC)技术主导着欧洲和北美市场。中国拥有约100%的LFP产能;占NMC的产能四分之三,其次是韩国,约占20%。未来几年,中国制造商面临的主要挑战将是找到足够大的出口市场,以利用其巨大的制造能力盈余,提高目前较低的利润率,而欧盟和美国等地区的制造商则需要展示其成本竞争力。不同供应商提供的电池和组件的质量、成本和特性,以及当地含量要求和环境、社会和治理(ESG)标准的规定,将是决定这些市场赢家和输家的关键。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宣传国家科技政策,展示国家科技形象,增强国家科技软实力,参与国际科技舆论竞争,推广科技企业品牌和产品,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网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