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新能源汽车崛起 国产锂电企业出海步伐加快

   2024-05-13 广州日报
28
核心提示:日前,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发布数据显示,4月,我国动力和其他电池合计出口12.7GWh,环比增长3.4%,同比增长28.5%。随

日前,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发布数据显示,4月,我国动力和其他电池合计出口12.7GWh,环比增长3.4%,同比增长28.5%。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崛起,锂电池迎来爆发式增长。从去年开始,国产锂电企业出海步伐加快。多家锂电企业2023年年报显示,在国内市场有所放缓的情形下,海外市场带来巨大增量。

海外市场成调整国内锂电产能结构突破口

根据锂电池行业规范公告企业信息和行业协会测算,2023年全国锂电池总产量超过940GWh。但也在2023年,国内新能源汽车产销增长放缓,全年锂电池行业产品价格出现明显下降,1-12月电芯、电池级锂盐价格降幅分别超过50%、70%。

布局渗透率相对较低、市场前景广阔的海外市场成为了另一增长点。去年,国产锂电出口表现出色。根据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发布的统计数据,2023年1-12月我国锂离子电池累计出口额为650.07亿美元,同比增长27.8%,创下新高。根据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数据,今年1-4月,我国动力和其他电池合计累计出口达41.5GWh,累计同比增长5.5%,有望突破去年。

企业年报也反映了出海业务对各家锂电企业业绩的增长带动。据财报数据显示,宁德时代2023年海外收入达到1309.92亿元,同比增长70.29%,占整体营收比例已经达到32.67%,而这一比例在2022 年为23.41%。国轩高科2023年海外地区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15.69%,占营业收入比重较去年提升7.41%。孚能科技2023年海外销售约占全年总营收的60%,同比增长超过120%。

锂电企业寻求多样化出海路径

近年来欧盟、美国相继出台相关准入政策。电池企业出海面临重重挑战。记者梳理发现,目前,包括宁德时代、亿纬锂能、远景动力在内的电池厂商已宣布在欧美地区建厂,德国、匈牙利两个汽车工业大国成为电池企业选址热门目的地。此外,电池企业也选择另辟蹊径,采取技术输出方式出海。今年3月25日,宁德时代透露将与特斯拉共同研究新型电化学结构等电池技术,此为技术输出模式。同时,海外供应链的建设成为出海关键。因此,当前越来越多的电池企业开始重视在当地的电池原材料和零部件供应链建设。

东兴证券研报指出,国内动力电池厂商出海提速趋势将带动我国在全球动力电池市占率提升,龙头企业有望抢占先机。有机构指出,未来出海电池企业仍需通过不断技术创新,诸如钠离子电池、复合集流体材料等,实现生产成本的降低以及性能的提升,从而实现在红海市场的突围。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宣传国家科技政策,展示国家科技形象,增强国家科技软实力,参与国际科技舆论竞争,推广科技企业品牌和产品,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网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