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退役动力电池实现低成本高质量正极可“再生”

   2024-06-05 中国科学报
38
核心提示: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陈忠伟团队在退役动力电池的可持续回收方面取得进展。他们突破现阶段萃取沉淀煅烧复杂三步法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陈忠伟团队在退役动力电池的可持续回收方面取得进展。他们突破现阶段萃取—沉淀—煅烧复杂三步法工艺,基于可持续浸出和共沉淀的再生策略,提出一步法退役锂离子电池正极高质量再生方案和向下一代动力电池正极材料转变的新途径,使正极材料成本分别降低38.3%和73.6%,获得全新低成本高性能下一代储能电池,有望加快动力电池先进回收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推动电池回收行业商业化快速发展。相关成果近日发表于《自然-可持续》。

随着我国锂电池出货量的持续增长,按照动力电池平均使用寿命5至8年计算,我国第一批投入市场的动力电池迎来了退役期,预计2026年国内锂电池理论回收规模将达到231.2万吨。这使得锂电池回收行业成为众人瞩目的“蓝海市场”。然而,现阶段淘汰的动力电池的规格和外形不一,特别是电芯的组分不一,为回收再利用带来了一定挑战。

研究团队提出的低成本高质量正极直接再生方案,有望推动商业动力电池回收创新发展。他们利用相对环保的低成本有机酸溶液萃取退役电池正极中的高价元素,同时有效去除对后期再生过程产生不利影响的杂质元素,并利用共沉淀再生工艺,使再生得到的三元氧化物正极可逆面容量达到2.73mAh/cm2,其性能超过目前商业三元正极材料。同时,退役动力电池正极可再生为低成本NASICON钠电正极材料,能够持续稳定运行1200圈,按照每月充电5次计算,该正极材料可以稳定运行20年。

相关论文信息:

https://doi.org/10.1038/s41893-024-01351-5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宣传国家科技政策,展示国家科技形象,增强国家科技软实力,参与国际科技舆论竞争,推广科技企业品牌和产品,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网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