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成都氢能产业已形成完整链条

   2024-06-12 成都日报
39
核心提示:开栏语氢重之间 看成都氢能产业如何腾飞氢能是世界上最清洁的能源,被视为21世纪的终极能源。近日,成都市产业建圈强链工作领导

开栏语

“氢”重之间 看成都氢能产业如何腾飞

氢能是世界上最清洁的能源,被视为“21世纪的终极能源”。近日,成都市产业建圈强链工作领导小组印发《成都市产业建圈强链2024年工作要点》,氢能成为今年成都实施产业建圈强链行动打造的两条重点产业链之一。

目前,成都氢能产业已经初具规模,产业链条较为完整。围绕打造“绿氢之都”目标,成都已涌现出诸多优秀企业,或市场占有率全国排名前列,或研发研制达到国际、国内先进水平。更加值得关注的是,氢能产业已经与其他重点产业深度融合,加速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

今日起,成都日报锦观新闻推出“‘氢’重之间”系列报道,看在重点布局之下,成都氢能产业如何腾飞。

6月4日,郫都区智慧科技园A区,东方氢能产业园内一片火热的建设景象。这里正在加紧建设的,有西部首座制氢加氢一体站。当天,参加工信部“新型工业化央级媒体全国调研行”活动的媒体记者走进园区,全景深度感知成都氢能产业发展情况。

近日,由厚普股份参与承建的全国首个高速公路服务区现场制氢、储氢、热电联供项目在青银高速高密服务区落地运行。“这个项目是‘氢进万家’国家科技示范工程重要建设任务之一,在全国具有领先示范意义,将对山东地区乃至全国氢能产业发展产生重要推动作用。”厚普股份董事会秘书胡莞苓告诉记者。

在对多家企业采访过程中,记者发现,“首座”“首个”等是频繁出现的字眼。“这背后,是成都围绕打造‘绿氢之都’,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已初步形成了‘制—储—运—加—用’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条。”市经信局市新经济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西部首座制氢加氢一体站

即将在蓉投运

东方氢能产业园内,园区二期项目已经接近尾声,未来国家市场监管技术中心(氢储运加注装备)郫都基地将落户于此,包括车用压缩氢气碳纤维全缠绕气瓶检验检测线、临氢环境金属材料研究实验室以及气瓶型式试验产线。

项目现场,正在加紧建设的制氢加氢一体站吸引了记者们的目光。据东方电气(成都)氢能科技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李燎介绍,该制氢加氢一体站是西部首座制氢加氢一体站,采用碱性电解水制氢技术,设置2套制氢装置,建成后每天可为40辆左右的大巴(重卡)加满氢气。“经过两年多的建设,东方氢能产业园即将在蓉投运,届时这个西部首座制氢加氢一体站也将正式投运。”李燎表示,东方氢能产业园项目定位于建设西部氢能高端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园区,导入四川省燃料电池重点实验室,以“五中心一平衡”为功能特色,将打造氢能科技创新中心、制造中心、科普中心、应用示范中心、运维服务及大数据中心,实现技术孵化、氢能上下游产品生产制造、新技术应用场景示范、数据采集分析以及共享办公、会议会展、职工宿舍、生活配套的职住平衡等功能。

成都企业多个关键装备

在全国处于优势地位

西部首座制氢加氢一体站即将在蓉投运,背后是东方氢能的核心竞争力。“我们全面掌握了氢能核心零部件研制、工程设计、系统集成与控制、氢能装备等全套关键核心技术,成功研制出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氢能系列产品,具备膜电极、燃料电池堆、燃料电池系统、燃料电池综合供能系统、系列化制氢系统、高强高压储氢容器设备等研制能力。”李燎告诉记者。

作为四川氢能源链主企业,厚普股份最近也好消息不断。胡莞苓告诉记者,近年来,厚普股份先后参与承建了北京大兴加氢站,北京冬奥会首座及配套加氢站,我国首个地下岩穴储氢项目,西南首个集LNG、油、氢、充电于一体的“四合一”综合能源站(大运会赛时保障服务加氢站)等多个国家级、省级示范项目。作为国内领先的氢能加注装备领域龙头企业,截至2023年,天然气加注装备市场占有率近60%,氢能加注装备国内市场占有率近30%。“我们正在通过收并购、合资控股、合资参股等形式深入氢能源产业链,进行氢能源‘制—储—运—加—用’全产业链布局。”

企业的快速发展,背后是城市对产业的布局。日前印发的《成都市推动氢燃料电池商用车产业发展及推广应用行动方案(2024—2026年)》提出,成都将加快形成以氢燃料电池商用车为主的汽车产业新质生产力,进一步提升氢燃料电池商用车产业显示度和竞争力,抢占国内氢燃料电池商用车产业新赛道。

市经信局市新经济委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全市已聚集东方氢能、厚普股份、中材科技、荣创新能等100余户氢能关联企业,四川大学、电子科大、西南交大、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大连理工成都研究院等10余个高校院所,拥有氢燃料电池系统、电解槽、氢阀门等30余个氢能关键产品。2023年成都市氢能全产业链实现产值130亿元,同比增长10%。同时,成都在储氢装备、加氢设备、天然气制氢装置等关键装备领域优势突出,在全国处于优势地位。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 李艳玲 摄影 胥瑞可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宣传国家科技政策,展示国家科技形象,增强国家科技软实力,参与国际科技舆论竞争,推广科技企业品牌和产品,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网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