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战争加剧气候危机,俄乌、巴以冲突已产生上亿吨碳排放

   2024-06-21 环球零碳
58
核心提示:随着21世纪中期的临近,全球安全形势变得愈发复杂和严峻。乌克兰、中东等地的冲突不仅阻碍了国际维和的努力,还加剧了人道主义危

随着21世纪中期的临近,全球安全形势变得愈发复杂和严峻。乌克兰、中东等地的冲突不仅阻碍了国际维和的努力,还加剧了人道主义危机,引发了民间抗议。

始于2022年2月24日的俄乌冲突,至今已迈入了第三个年头。乌克兰当局去年6月公布的数据显示,战争开始以来,境内已经至少有上万平民百姓丧生,而实际的死亡数字恐怕远不止于此。联合国也估计,乌克兰百姓的实际死亡人数远远高于一万人。

在平民百姓伤亡之外,俄乌两方都对军队损失三缄其口。《纽约时报》此前引述美国官方资讯,估计乌军死亡人数可能在七万左右,受伤者大约在10万到12万之间。俄军方面死亡人数估计达到12万,受伤者在17万到18万左右。

在经济损失方面,世行最新预估显示,未来十年,乌克兰的重建与恢复至少需要4860亿美元。冲突对于乌克兰而言,已造成1520亿美元的直接损失,其中建筑业、交通业、商业与农业领域受损最严重。而俄罗斯2022年全年GDP损失预计高达810亿至1040亿美元。德国经济研究曾在一项研究报告中表示,2022年俄乌冲突使全球经济损失约1.6万亿美元,预计2023年全球经济也将损失约1万亿美元。

6月15日至16日,乌克兰和平峰会在瑞士举行,全球共有90多个国家的元首或代表出席,西方国家占到一半。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会后说,峰会是迈向和平的第一步,但舆论普遍认为,和平希望依然很渺茫,会议取得的实际成果将相当有限,战争及其带来的影响仍将继续。

在地球的另一个地缘政治热点地区中东,自2023年10月7日巴以冲突大规模升级以来,也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

根据以色列的统计,冲突爆发时,统治加沙的伊斯兰组织哈马斯领导的武装分子杀害了1,200名以色列人,并劫持了250名人质。而据哈马斯控制的加沙卫生部称,以色列的军事报复行动已造成37,000多名巴勒斯坦人死亡,加沙230万人口中的大多数流离失所,造成大范围饥荒,并摧毁了住房和基础设施。

战争带来死亡和破坏,迫使无数人背井离乡,经济承受巨大损失。而在地缘政治的巨变引起了全球关注的同时,战争也是气候杀手,战争对环境和气候的破坏,一直没有得到重视。

近日,乌克兰环境部与研究气候的非政府组织最近联合发表的一份报告指出,俄乌冲突直接造成或创造条件让1.75亿吨的二氧化碳(CO2)排放至大气,相当于荷兰一整年的排放量。另有一项研究表明,以色列轰炸后重建加沙将产生6000万吨二氧化碳当量的环境成本。

这两场战争,不约而同地给人们带了了令人沮丧的提醒:军事部门已经带来了不容忽视的二氧化碳排放,二者将进一步加剧21世纪最大的挑战——气候危机!

俄乌冲突温室气体排放量已增至1.75亿吨

6月13日,在柏林举行的乌克兰恢复会议上,乌克兰环境部与研究气候的非政府组织环境倡议中心Ecoaction联合发表的一份报告指出,俄乌冲突直接造成或创造条件让1.75亿吨的二氧化碳(CO2)排放至大气,相当于荷兰一整年的排放量。该报告使用一种称为“碳社会成本”的衡量标准来估算额外排放所需的财务成本,并指出:24个月的战争后,俄罗斯造成的气候损害超过320亿美元。

这份联合报告的碳排放量计算,包括已释放的碳排量,以及2022年2月以来俄乌冲突造成破坏后,修复期间将会产生的排放量。

随着战争的持续,温室气体排放量持续增长。第四次评估得出结论,由于24个月的战争,温室气体排放量已增至1.75亿吨二氧化碳当量。在战争初期的几个月里,大部分排放量是由于民用基础设施遭到大规模破坏而造成的,这就需要进行大规模的战后重建工作。现在,经过两年的战争,最大份额的排放源于战争、火灾和能源基础设施的破坏。

图说:战争带来的温室气体排放量持续增长

来源:Ecoaction

1.75亿吨二氧化碳当量相当于9000万辆汽车每年的排放量,或整个荷兰一年的排放量,甚至比260台单机功率200兆瓦的燃煤发电机组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量还要多。

总体来看,战争带来的碳排量约可分为三等分:1/3是军事活动、1/3是重建受损基础设施所需钢材和混凝土,最后1/3是由火灾和人员流动等几个不同因素构成。

图说:俄乌冲突温室气体总排放量的细分

来源:Ecoaction

具体来看,军事活动要为5160万吨二氧化碳排放当量负起责任,其中大部分(3520万吨)是由俄军燃料消耗造成,另外940万吨是由乌军造成。随着战争月份的增加,前线和武装部队供应链的燃料消耗量也在稳步上升。同时,建筑材料、钢铁和混凝土等碳密集型材料的使用导致了更多的碳排放,制造军事装备以及武器长途运送也造成了额外的温室气体排放。

受战争影响地区,地面火灾的发生频率明显增加,与战争有关的2万7000起火灾烧毁了100万公顷土地,对大气造成的破坏相当于2300万吨的二氧化碳。同时,乌克兰和俄罗斯部分地区领空关闭,以及某些航空公司使用俄罗斯领空的限制,导致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超过2400万吨。

此外,能源基础设施遭到破坏和损毁,也造成了更多的温室气体排放,总排放量约为1,720万吨二氧化碳当量。而使用了大量混凝土和钢材,建筑物和其他基础设施的重建工作也是高度碳密集型的,将带来5,600万吨二氧化碳当量的排放,约占总排放量的三分之一。

图说:俄乌冲突中军事活动带来的温室气体排放

来源:Ecoaction

以色列对加沙的战争产生了6000万吨碳

无独有偶,在地球的另一个地缘政治热点地区中东仍在持续的巴以冲突,也引起了研究人员的关注。

根据世界银行和联合国的数据,冲突爆发后的前四个月已给加沙地带的基础设施造成了185亿美元(171亿欧元)的损失,摧毁了多达66%的建筑物和一半的树木。

现在,以色列战后已经留下了2300万吨废墟,可能需要数年时间才能清理干净。社会科学研究网络发表的一项研究表明,战争开始120天的排放量超过了26个国家和地区的年排放量,其中90%是由以色列造成的。剩余10%的排放来自哈马斯的燃料和火箭、加沙的电力生产以及运送急需的人道主义援助的卡车运输。

美国和英国的研究人员分析了三类二氧化碳排放量:冲突前的建设,如哈马斯的隧道网络和以色列的铁墙防御;战争前120天的活动;以及加沙基础设施和建筑物的重建。

据估计,迄今为止,战争本身产生的二氧化碳当量(CO2e)在420,265至652,552吨之间,相当于燃烧了150多万桶石油,如果将战前和战后的建设与重建计算在内,这一数字将飙升至6100多万吨。

该研究估计,以色列在战争期间的燃料排放量在261,800至372,480吨二氧化碳当量之间-大约相当于所罗门群岛的年排放量。2023年10月至2024年2月期间,以色列国防军在加沙投下的炸弹所产生的碳排放量相当于近10,000户家庭一年供电所排放的碳量。

而巴以冲突产生的最大的碳排放量来自加沙未来的重建:估计将达到4680万至6000万吨二氧化碳当量——高于135多个国家的年排放量。

图说:巴以冲突前120天温室气体排放即时估算

来源:Social Science Research Network

以色列持续的攻势已经损坏或摧毁了加沙的道路、水和废水处理厂、该国唯一的发电厂、下水道网络和水井等基础设施,以及包括医院、公寓和学校在内的约20万栋建筑物。

冲突爆发前,加沙约25%的电力来自太阳能电池板。由于大部分太阳能发电设施遭到破坏或摧毁,加沙现在只能依靠柴油发电机发电,排放58,000吨二氧化碳当量。

此外,冲突之前修建的与战争有关的基础设施也产生了巨大的碳足迹。在加沙,哈马斯修建了长达500公里的混凝土和钢铁地下隧道网络,以色列则构建了长达65公里、高6米的铁墙防御设施,这些防御工事共排放了448,832至790,387吨二氧化碳当量,超过了加勒比地区波多黎各的年排放量。

写在最后

国际专家表示,根据2022年估计,在世界最大的燃料消耗对象中,世界上军队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占了全球5.5%,超过民用航空(3%)和民用航运(2%)的总和。

根据布朗大学战争成本项目的联合主任Neta Crawford的研究,仅美国国防部对气候危机的贡献就比瑞典或葡萄牙等个别国家大,这使得它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温室气体的机构来源之一。

但根据《巴黎协定》,向《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提交军事排放报告是自愿的。事实上,根据军事排放差距组织的数据,只有四个国家向《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提供数据。

图说:军事和国防工业的温室气体排放拟议范围示意图

来源:Social Science Research Network

伦敦玛丽女王大学高级讲师本杰明·内马克博士就表示:“军队无需报告温室气体排放。就好像我们都生活在一个F-35尾气排放不含碳、不计算在内世界里。”

但事实上,战争和军国主义是实现气候正义的关键挑战,但在更广泛的去碳化优先事项中,战争和军国主义仍被认为是一个小众问题。因此,研究人员们正在通过量化这些排放,引起更多人的关注战争所带来的气候影响。

而极端气候的危害,并不亚于战争,要是升温突破3℃,届时地球可能不再有任何所谓“安全”的国家了。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宣传国家科技政策,展示国家科技形象,增强国家科技软实力,参与国际科技舆论竞争,推广科技企业品牌和产品,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网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