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科学家研发出新型吸附剂可迅速捕获二氧化碳

   2024-06-20 中国科学报
49
核心提示:近日,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理工学院教授李怀光与英国剑桥大学教授Alexander C. Forse团队提出并验证了吸附材料合成的新路径,开辟

近日,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理工学院教授李怀光与英国剑桥大学教授Alexander C. Forse团队提出并验证了吸附材料合成的新路径,开辟了碳捕集、碳利用技术的新领域。最新研究成果发表于《自然》。

空气中直接捕集二氧化碳是实现碳中和的重要技术路径,采用碱性溶液(如氢氧化钾、氢氧化钙等)作为吸附剂的碳捕集方法,具有吸附容量大、效率高、速度快等显著优势,但是吸附产物碳酸盐具有较大的晶格能,需要在900℃的高温下进行二氧化碳脱附,大大增加了碳捕集的运行成本。如何降低捕集能耗是目前高性能吸附材料研发的关键。

该研究通过电化学技术分离带电离子作为吸附位点,成功设计开发出一类新型吸附剂材料——带电吸附剂。这种吸附材料在低成本活性碳的孔隙中,积聚大量活性氢氧根离子,并通过形成碳酸(氢)根的方式,迅速捕获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与传统的块状碳酸盐相比,带电吸附剂的脱附过程无须克服晶格能垒,因此能在相对低温(90至100℃)下完成脱附。同时,由于吸附剂具备良好的导电、导热性能,可直接利用可再生能源进行原位焦耳加热脱附,极大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固态核磁测试数据表明,焦耳加热能在极短时间内将材料迅速加热至90℃,实现二氧化碳的完全脱附。

该带电吸附剂所采用的原材料来源广泛、易于获取,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除了二氧化碳捕集之外,带电吸附剂的结构多样性将为其他领域的新材料设计提供思路。此外,带电吸附剂良好的导电性与焦耳热再生技术耦合,为可再生能源电力在直接空气碳捕获技术中的应用提供了极大便利。

相关论文信息:

https://doi.org/10.1038/s41586-024-07449-2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宣传国家科技政策,展示国家科技形象,增强国家科技软实力,参与国际科技舆论竞争,推广科技企业品牌和产品,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网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