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西藏自治区科学技术厅获悉,近期,在西藏自治区科学技术厅重大专项支持下,山南泽当防护林的人工林碳汇监测点成功启用,成为西藏首个人工林碳汇监测示范基地。
山南泽当防护林于20世纪90年代开始建设,分布于雅鲁藏布江中游两岸。北京杨、青杨、柳树等树种,在河滩的黄沙里扎根繁茂,成为雅鲁藏布江中游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是当地老百姓抵御风沙的一道“生态屏障”。
在逶迤数百公里的人工林中,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的科研人员,通过调研后选择了山南市乃东区泽当街道的一处防护林开展长期监测。科研团队采用了国际先进的涡度相关技术,以每秒10次的频率对方圆两公里的人工林进行测定,捕捉三维风速和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并实时记录人工林碳汇状态,同时监测地下剖面二氧化碳浓度。
据介绍,以山南泽当人工林碳汇监测点为代表的“西藏碳汇观测网络”将长期运行,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的科研团队也将继续围绕碳汇测定和提升开展工作,持续服务于西藏生态系统碳汇精准量化和优化。目前,科研团队正针对人工林的雌雄配比和草地恢复时空优化等开展系统研究,研发林草碳汇提升方案。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宣传国家科技政策,展示国家科技形象,增强国家科技软实力,参与国际科技舆论竞争,推广科技企业品牌和产品,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网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