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地下盐穴化身“能源仓库”

   2024-06-24 科技日报
33
核心提示:数千万年前形成的盐矿,经过开采后在地下形成一个个盐穴。如今,随着新型储能技术的发展,这些原本闲置的地下盐穴,正在化身为储

数千万年前形成的盐矿,经过开采后在地下形成一个个盐穴。如今,随着新型储能技术的发展,这些原本闲置的地下盐穴,正在化身为储存能源的巨型“仓库”。

作为世界首个非补燃压缩空气储能电站,截至目前,常州金坛盐穴压缩空气储能国家试验示范项目已顺利并网发电2周年,累计发电量超8600万千瓦时,调峰电量达2.5亿千瓦时。

近日,科技日报记者来到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实地探访中国盐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盐集团”)在这里开展的盐穴储气和盐穴压缩空气储能项目。

将天然气密封在地下1000米处

走进中国盐穴储气第一库——金坛储气库,只见地面上纵横排布着天然气管道,却不见高高矗立的储气罐。在这座储气库,天然气被储存在地下1000米左右的盐穴当中。

盐穴,是利用水溶开采方式在地下较厚的盐层采矿后形成的空腔。“如果把这些盐穴利用好,既可以节约投资和空间资源,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又可以稳定地质结构。”中盐集团所属中盐盐穴综合利用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谢卫炜介绍,盐穴的储气量比较大,最大的盐穴可以储存40万立方米天然气。

中盐集团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盐穴四周都是氯化钠晶体,可以承受十几兆帕乃至20兆帕的压强。不仅如此,这些盐穴还有“自修复”功能。一旦盐穴出现裂缝,可以通过卤水使盐穴产生结晶和再结晶,“修复”原来的裂缝。这使盐穴成为很好的密封储存库。

记者了解到,投用至今,金坛储气库已累计建成投产40口注采气井,每年可进行4轮至7轮注采气。随着金坛储气库JK8-3井近期顺利投产,该储气库日采气能力达2700万立方米,创历史新高,年工作气量达10.54亿立方米,突破10亿立方米大关。

这座储气库具有“随注随采”的独特优势,能够在极寒天气或突发事件导致用气量陡增的关键时期快速响应,进行采气保供,从而为能源保供提供重要支撑。

打造压缩空气储能领域“中国标准”

巨大的地下盐穴,不仅为天然气的存储找到了天然“仓库”,还可以化身深埋地下的巨型“充电宝”。常州金坛盐穴压缩空气储能国家试验示范项目,就是盐穴储能的全新尝试。

“盐穴压缩空气储能技术可以利用地下盐穴来储存高压空气。在电价低时,储能电站把空气进行压缩,将它储存到盐穴中;在用电高峰,再把压缩空气调取出来发电。”谢卫炜介绍,这样就可以通过“削峰填谷”实现储能,提升电网调节能力和新能源消纳能力。

常州金坛盐穴压缩空气储能国家试验示范项目是名副其实的地下“充电宝”:该项目一期工程储能容量300兆瓦时,一个储能周期可存储30万度电,可保障6万居民一天的用电。谢卫炜告诉记者,项目远期建设规模将达1000兆瓦,肩负压缩空气储能技术试验、标准创建、工程及商业运营示范三大目标任务。该项目将致力于打造压缩空气储能领域的“中国创造”与“中国标准”,为构建以新能源为主的新型电力系统提供储能新方案。

值得一提的是,盐穴不只用于储存天然气和压缩空气。“我们目前正在与国内高校和科研院所合作,开展全国盐穴资源综合调查工作,制定盐穴建设标准,进行盐穴储氢、盐穴液流电池、盐穴储油等专项技术研究,打造国家盐穴资源综合利用的原创技术策源地。”谢卫炜表示。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宣传国家科技政策,展示国家科技形象,增强国家科技软实力,参与国际科技舆论竞争,推广科技企业品牌和产品,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网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