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能源低碳转型迈上新台阶 经济发展“含绿量”显著提升

   2024-07-17 中国网财经
62
核心提示:编者按: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于7月15日至18日在京召开。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活力之源,也是大踏步赶上时代前进步伐的重

编者按: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于7月15日至18日在京召开。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活力之源,也是大踏步赶上时代前进步伐的重要法宝。在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即将启动之际,中国网财经推出“改革赋能新发展”系列报道,总结过往改革成就,展望未来发力方向。

绿色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近年来,我国积极探索绿色低碳转型,加快构建新型能源体系,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贡献“中国力量”。

能源低碳转型迈上新台阶

能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也是碳排放的最主要来源。加快推进能源革命、建设新型能源体系是实现“双碳”目标的必然要求。

然而能源转型是一个系统工程,无法一蹴而就。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能源转型要“立足我国能源资源禀赋,坚持先立后破”,要“完善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调控,重点控制化石能源消费,逐步转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这两大总体要求为我国实现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指明了方向。

一方面,煤炭、煤电等传统化石能源“兜底”作用进一步夯实,能源安全稳定供应水平实现新跃升。2013年到2023年,我国一次能源生产总量累计增长35%,原煤生产能力持续增强,原油产量保持在2亿吨水平,电力装机、天然气产量实现翻番。

另一方面,可再生能源提质扩量,持续加大开发力度。2013年到2023年,风电发电装机从7600多万千瓦增长到4.4亿千瓦以上,增长了近5倍,光伏发电装机从1900多万千瓦增长到6亿千瓦以上,增长了30多倍。2023年,可再生能源发电新增装机超过全球的一半,累计装机规模占全球比重接近40%;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历史性超过火电。

与此同时,我国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加快推进能源科技自立自强,着力培育新能源产业竞争优势,能源科技现代化水平进入国际先进行列。

形成自主知识产权的华龙一号等三代压水堆核电技术,山东石岛湾全球首座高温气冷堆商业示范工程建成投运;水电全产业链领先全球,建成单机容量世界最大的白鹤滩水电站;风电形成从设备制造、开发建设,到运行维护的完备全产业链体系,光伏电池转换效率多次刷新世界纪录,风电和光伏发电成本分别下降60%和80%;新型储能、氢能等前沿技术产业化步伐加快……

作为负责任的大国,我国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扩大能源领域高水平对外开放,能源国际合作全方位拓展。巴西美丽山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华龙一号海外首堆等一批标志性工程建成投产;光伏电池等“新三样”成为我国外贸出口的“新名片”……

能源结构更“绿”、供应韧性更“强”、产业体系更“新”。我国新能源行业在开放竞争中练就真本事,代表了先进产能,不仅丰富了全球供给,也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和绿色转型作出了巨大贡献。

展望未来,《能源法(草案)》已进入全国人大审议程序,多层次统一电力市场体系稳步建设,能源领域自然垄断环节监管制度更加健全,绿色电力证书、可再生能源消纳责任权重等政策机制深入实施……我国将继续深入推进新型能源体系建设,以能源安全保障为首要任务,加快构建多元能源供给体系,加快发展能源新质生产力。

经济发展“含绿量”显著提升

推进能源绿色发展,除了在供给侧提高清洁能源占比,还需要在需求侧推动用能方式转型升级,形成绿色低碳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我国深入贯彻落实《2024—2025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实施化石能源消费减量替代行动,严格合理控制煤炭消费;持续推动用能方式转型升级,深入推动工业、建筑、交通、农业等领域电能替代,增强电动汽车充电服务保障能力,到2025年,全国建成充电基础设施1200万台左右……最终,通过各方面协同努力,争取到2025年,终端用能电气化水平提高到30%左右。

推动用能方式绿色低碳转型,需要不断深化改革,坚持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相结合,加快能源市场建设。

2021年7月,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正式开市,成为全球覆盖温室气体排放量最大的碳市场。2024年1月,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启动,调动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温室气体减排行动。

经过数年努力,我国经济发展“含绿量”显著提升。2013年到2023年,煤炭消费比重从67.4%下降到55.3%,累计下降12.1个百分点,风电、太阳能发电、水电、核电及生物质能等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从10.2%提高到17.9%,累计提高7.7个百分点。

除了绿色生产还有绿色生活,我国积极回应群众绿色生活用能的所盼所需。

因地制宜推进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加快提高清洁取暖比重,居民取暖条件显著改善;建成电动汽车充电桩接近1000万台,95%以上的高速公路服务区配建了充电设施,形成了世界上数量最多、服务范围最广、品种类型最全的充电基础设施体系……

《2024—2025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提出,2024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分别降低2.5%左右、3.9%左右,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源消耗降低3.5%左右,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达到18.9%左右,重点领域和行业节能降碳改造形成节能量约5000万吨标准煤、减排二氧化碳约1.3亿吨;2025年,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达到20%左右,重点领域和行业节能降碳改造形成节能量约5000万吨标准煤、减排二氧化碳约1.3亿吨。

未来,我国将加大节能降碳工作推进力度,采取务实管用措施,尽最大努力完成“十四五”节能降碳约束性指标。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宣传国家科技政策,展示国家科技形象,增强国家科技软实力,参与国际科技舆论竞争,推广科技企业品牌和产品,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网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