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创新沃土,让科技的种子在春天竞相萌发。30日,2024宜兴国际科创英才节启动仪式暨第二届大院大所开放合作大会举行。紧扣科技与人才两大主题,3个重大科技创新平台、6个创新载体合作项目、6个科技人才合作项目落户。这份合作“成绩单”含金量十足,不仅凸显着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更透露着向高处攀升、向深处进发、向广处延伸的“科创宜兴”之变。
链接大院大所,塑造看得见的产业高度
“国际科创英才节是对未来科创之路的一次深度思考。”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巴里•马歇尔以线上方式参加了此次大会。围绕“3+3+N”现代产业集群,签约落户的宜兴国际生命健康研究院等3个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含金量满满。
据了解,目前,宜兴与国内42家高校院所全面建立合作关系,建成市校合作重大创新载体30余个,先后承担省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67个、位居全省前列。不断攀升的数字,标注出城市创新的底色。
今年1月,湖畔光芯12英寸硅基OLED微型显示器一期项目正式封顶,预计2025年10月实现满产。项目建成后,湖畔光芯将助力宜兴成为全球最大的硅基微型显示器研发、生产基地。此次大会上,湖畔光芯与中国电子工程设计院达成合作,设立硅基微显示智能制造工程技术中心,未来,双方将在核心技术攻关、产能提升、良率提升、灯塔工厂打造等方面开展全面合作。
“作为产业创新主体,越来越多的宜兴企业主动深耕大院大所合作,以成果转化实现裂变式发展。”宜兴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据统计,宜兴95%以上的规上工业企业与国内外相关高校院所实现了紧密“联姻”,每年实施产学研及国际合作项目超200个。此次大会上,围绕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6个科技人才合作项目签约。
用好乡贤院士“富矿”,扬帆驶向“深海”
从牵线搭桥到引项目、引人才再到赋能产业,如今,乡贤、院士与宜兴的合作不断走向深入。去年,宜兴新增3家省级院士工作站,数量全省第一。宜兴乡贤、中国科学院院士褚君浩不仅是宜兴集成电路产业发展顾问,还在德融科技设立了院士工作站,推动复旦大学光电研究院德融科技实验室深化建设,助力企业进军世界一流的半导体光电芯片研发生产基地。
“宜兴始终以开放包容、创新沉稳的城市品格,把科创和人才打造成最具竞争优势的城市新名片。”宜兴乡贤、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大学校长谈哲敏说。宜兴与南京大学渊源深厚,位于环科园的南京大学宜兴环保研究院是南京大学第一个校外产学研实体平台,已深耕宜兴19年。目前,该研究院已建成我国环保领域唯一的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构建了覆盖全球60余个ISO成员国、800多家国内产业链上下游单位的创新合作生态圈,成为环保产业“最强大脑”。此次,任洪强院士领衔的“水质风险控制工程学”基础科学中心宜兴研究基地落户,将加快促进水清洁技术学科发展。
作为“院士之乡”,宜兴加速打造人才集聚高地,发力打造“院士经济”。在“最强大脑”的支撑下,宜兴新能源产业产值连续3年无锡最高、集成电路产业产值增速连续3年无锡最快、生命健康产业2年引进总投资近500亿元的80多个项目。助力产业发展驶上“快车道”,宜兴还聘请了复旦大学、中山大学等高校院所专家教授作为首批科技成果转化专家顾问。
多点发力,打造资源“超链接”
“跳出宜兴发展宜兴”,从长三角到珠三角,不断延伸的合作触角,构建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此次揭牌的沪苏科技成果转化协同合作宜兴基地,将助力宜兴与上海科学技术交流中心、江苏省生产力促进中心等深度合作,深化沪苏科创资源互动协同。基于产业发展基础,实现精准化链接,阳羡生态旅游度假区设立涉港澳科技创新空间站,徐舍镇与武汉光谷人才港合作设立宜兴武汉光谷科学双创中心。
眼下,科技招商已成为增强科创动能、提升城市能级的关键一环。此次大会上,宜兴面向全球广发英雄帖,发布陶都科技招商“合伙人”计划,持续加强与大企业、高校院所、投资机构等创新主体的协同创新。
以赛引才作为科技招商的重要渠道成效不断显现。宜兴太湖湾国际青年精英科创挑战赛历时四届,共有202个项目落户宜兴,其中,博士以上团队项目占比超47%。近日,第五届大赛正式启动。与往年相比,赛道设置更为精准,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领域,选择在科创资源丰富的城市举办,由园区、镇(街道)承办,每场城市赛从往年聚焦一个方向,改为集中于2-3个产业方向,旨在通过板块与乡贤、板块与城市、板块与产业的高频互动,进一步打响宜兴的城市引才品牌。
发挥基金带动,集聚创新资源,目前,宜兴已形成了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基金体系,促进了资本与产业深度耦合、基金与项目精准合作。仅去年,宜兴就新设立产业基金13只。兴信优选创业投资基金、宜兴开禾增氧科技股权投资基金、宜兴柏彦振兴创业投资基金等3只基金日前签约落户宜兴。
来源:无锡市科技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