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以来,龙游县紧扣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浙江时提出“在以科技创新塑造发展新优势上走在前列”的重要指示精神,以全省科技及体制“双创新”改革试点为切口,深化“五链”融合、“创新城市”建设,不断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聚焦创新主体倍增提质、创新平台提能增效、创新成果突破转化、创新技术攻坚突破、创新人才队伍建设等一系列行动不断发展新质生产力,为山区高质量跨越式发展蓄势赋能。
一、建强主体,加快产业深度转型升级。一是加强科技型企业培育。注重科技型企业梯度培育,实施科技型企业“双倍增”计划,建立健全科技型企业四色培育库,构建从孵化培育、成长扶持到推动壮大的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2023年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43家,新增数、完成率均为全市第一;新增省科技型中小企业136家,目前拥有省科技小巨人企业1家、高新技术企业176家、省科技型中小企业463家。二是指导创新主体研发投入。持续强化科技部门+属地街镇+(科技中介、科研院所等)“1+1+N”网格化服务机制,按照无研发费用企业、研发投入前50强企业、高新技术企业、新上规企业等类别,联合辖区、经济开发区分组到企业开展服务指导、企业诊断、政策宣传,发挥科技中介功能指导企业研发立项,归集研发费用。2023年完成57家企业研发投入从无到有,进一步提升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全县规上工业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比重达3.32%,有研发费用支出的业占规上工业企业比重达84.2%,全市第一。三是加快数字经济转型提升。推进产业数字化“三个全覆盖”,重点围绕关键基础零部件、智能化高端数控装备、智能感应测控装备、重大集成装备四个层次开展强链、补链,畅通“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未来工厂”企业智造转型路径,释放“产业大脑+未来工厂”聚变效应,造纸产业大脑成功入选第三批省级工业领域行业产业大脑建设名单,新增省级数字化车间2家,成功落地挂牌浙西人工智能公共算力中心,提前聚焦布局算力新赛道。2023年,龙游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营收增速和增加值增速比上年分别增长33.4%和20.8%,全县新增规上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企业7家,各项数据指标均居山区26县前列。
二、赋能平台,助力高端技术革命突破。一是打造高能级平台。中国制浆造纸研究院造纸工业生产力促进中心整体迁入龙游,为造纸企业提供新产品中试试验及项目咨询服务。浙工大生态工业创新研究院重点围绕生态工业研究和碳基纸基新材料、精密数控、轨道交通装备、食品、化工等产业转型升级,开展规上企业综合诊断行动,目前已完成34家规上企业走访,形成“一对一”诊断报告,促进企业健康、有序、高效发展。二是深化科创飞地。深化“科创飞地”建设,优化山海协作资源配置。按照“一个利益共同体+一支专业服务队+一条产业资本链+一套政策组合拳”的总体思路。加快青山湖等科创飞地建设步伐,出台科创飞地专项支持政策,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区域协同创新创业联盟,形成“项目孵化在飞地、成果转化在龙游”的生动局面。三是突破核心技术。构建“龙头企业牵头、高校院所支撑、创新主体相互协同”的创新联合体,以“企业出题、校企研联合解题、利益共享”的协同模式,攻关产业发展过程中的关键共性技术和重大核心技术课题。县财政连续三年每年安排2000万元专项经费支持县内企业科技攻关。2023年,评选出各类核心项目117项,解决企业特种纸、智能制造等主导产业关键“卡脖子”技术10余项,撬动社会研发投入1.5亿元;入选全省“尖兵”“领雁”项目4项,获得省科技厅财政经费补助1610万。
三、集中要素,优化生产要素创新配置。一是加强政策保障。出台科技创新16条干货政策,迭代形成66条“六奖六补六保障”惠企政策专享包,创新推出“产学研”合作综合险、创新券、科技金融合作贷等金融产品,为企业科研创新提供专项资金支持保障。成立10亿元的“政保共担贷”科技风险池,全市首单“产学研合作综合险”落地龙游。2023年,收到66家企业申报“创新券”项目193项,共发放“创新券”318.8万元。二是打造人才高地。大力实施“龙凤引·游子归”青年人才集聚行动,加快高端人才引育步伐,成功实现国家高层次人才“破冰”。创新研究生培养模式,依托浙工大生态工业创新研究院搭建研究生联培、教学案例开发、校外实践等基地,不断完善产教融合机制和协同育人机制。进一步加大科技型企业人才政策力度,对符合相关研发投入条件的企业,以发放“教育券”等形式予以激励。2023年,县财政累计兑现企业研发补助、人才补贴等人才科创专项资金8620万元。三是做全周期服务。以优化营商环境为抓手,持续发扬“店小二”精神,定期上门走访了解企业发展中存在的“堵点”、“难点”,为企业提供全过程全要素服务营商服务。同时在县行政服务中心设立科技创新窗口,全天候受理科创业务,2023年共计收集企业需求141条,办理科创业务141条,完成闭环销号反馈,办结率达100%。
(来源:龙游县科技局)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宣传国家科技政策,展示国家科技形象,增强国家科技软实力,参与国际科技舆论竞争,提高国际科技话语权,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网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