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扬州聚力打造长三角产业科创高地

   2024-07-29 扬州市科技局
60
核心提示:近期,扬州科技创新方面喜讯连连。6月16日,在2024中国(重庆)独角兽企业大会上,扬州获评“独角兽企业新城”。在今年4月胡润研

近期,扬州科技创新方面喜讯连连。6月16日,在2024中国(重庆)独角兽企业大会上,扬州获评“独角兽企业新城”。在今年4月胡润研究院发布的“2024全球独角兽榜”中,高邮企业航天锂电科技(江苏)有限公司入选,正式进入“全球独角兽企业俱乐部”。一系列评估对扬州科技创新成效给予肯定,更是对城市未来创新能力的寄托期许。

围绕打造长三角有竞争力和影响力的产业科创高地,扬州市委书记王进健表示,扬州将坚持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加快国家级高水平科创平台布局,形成功能完善、运行高效、市场运作的关键技术和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体系,力争主要科创指标2025年超过省均、在苏中苏北地区领先,2030年位居全省前列。

“独角兽”蓄势待发,创新主体竞相奔跑。

“目前企业拥有实用新型专利241项、发明专利65项,每年花在研发上的费用占全部开票销售的8%至10%。”航天锂电科技(江苏)有限公司总经理龚盼星介绍,企业持续专注大圆柱电芯的研发制造及销售,助力重卡、工程机械车辆等商用车电动化,推动储能产业技术升级,已在全国布局产业。

时间回推到三年多前,航天锂电坚持的磷酸铁锂大圆柱产品的研发技术路线,当时在市场上所占份额较少。是否争取公司在高邮落户,这对政府的战略布局和前瞻眼光是个考验。“培育未来产业不是一蹴而就,高邮在电池工业领域持续深耕,坚定选择让企业落户。”高邮市发改委主任周建峰说。

国内HUD行业头部企业泽景电子是一家潜在独角兽企业,落户仪征汽车工业园以来,政府多轮科创扶持让公司“如虎添翼”。“我们先后获得扬州‘绿扬金凤计划’300万元天使投资基金资助,公司申报的‘年产15万套汽车风挡式抬头显示器生产线技术改造项目’还获得省级服务化改造升级标杆示范项目奖励资金200万元。”公司副总经理沈斌告诉记者,目前公司产品线已覆盖W-HUD、AR-HUD等路线,力争到2028年实现年出货量300万台、产值35亿元。

数据显示,扬州目前共有江苏鹍远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和天下节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7家省潜在独角兽企业。当前,扬州积极建设创新型企业培育梯队,围绕科技企业成长全生命周期,构建完善“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瞪羚、独角兽企业—科技上市后备企业—创新型领军企业”的梯队培育模式,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到2025年,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达3000家,省级以上专精特新和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达80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突破3500家。

科技招商精准发力,创新资源加快集聚。

聚力打造产业科创名城,科技招商成为加快创新资源集聚的重要引擎。扬州《“613”产业科技招商指南》系列手册年初印发,直观清晰的新兴产业链招商信息为科技招商提供了精准“路线图”。

6月初,扬州(成都)高质量发展产业推介会举行,现场12个产学研项目、11个科技招商项目成功签约,电子科技大学—扬州未来产业联合研究院揭牌。近年来,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等院校与扬州企业达成产学研合作200余项。

为科创企业提供成长沃土,扬州正实施科创载体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加快完善“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区”全链条孵化育成体系。作为国家电网组建的首个创新科技园,国网智慧能源双创科技园入驻企业近50家,眼下正全力开展科技招商,推动新型电力装备产业发展壮大。

以更大力度激发创新裂变,扬州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步伐再次提速。同在6月,大数据智能产业技术研究院和新材料产业技术研究院签约,平台将发挥南京邮电大学和南京工业大学产业智库优势,加速创新技术研发和科技成果转化。当前,扬州正积极融入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和上海科创中心、南京科创圈建设,力争到2025年,扬州全市省级以上科创平台数突破400家,全国重点实验室、省级概念验证中心建设实现“零的突破”,省级以上重大科创平台突破10家。

耐心涵养科创生态,创新活力浪潮奔涌。

7月3日,江苏省战略性新兴产业母基金首批产业专项基金集中签约,作为首批专项基金之一的江苏省航空航天(扬州)产业专项母基金正式落地启航。该基金总规模16亿元,省级母基金配套支持25%,扬州募资75%,力争撬动超50亿元社会资本投入扬州航空航天产业领域。

涵养科创生态是导向,更是一种氛围。加速构建“613”产业体系,扬州用真金白银激发更多科技企业投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在创新政策扶持方面,该市形成从基础研究到技术开发再到成果转化的市级科技计划体系,每年投入4000万元资金予以支持,还设有“拨投结合”机制,支持重大技术创新项目产业化;在研发奖补方面,该市每年投入约1亿元资金作为企业研发投入奖补及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奖励。此外,全市还有1580名“科技副总”助力产业转型升级,人才产业“双向奔赴”。

今年成立的扬州科技商学院为激发创新活力打开新视野。“在商学院平台上,我们与江苏集萃深度感知技术研究所在城市交通信号与态势预测领域达成2个项目技术合作,有效解决企业在车路协同方面的技术难题。”学院学员、扬州市法马智能设备有限公司董事长杨朝友说。

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聚势赋能的加速奔跑,更需久久为功的耐心和定力。日前,扬州正式出台《打造长三角有竞争力和影响力的产业科创高地行动方案》,提出深入实施“1375”产业科创计划,构建“一廊三核多点”创新布局,聚焦创新主体培育和平台载体建设两大主攻方向,推进实施“五大工程”,2030年建成长三角有竞争力和影响力的产业科创高地。


来源:扬州市科技局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宣传国家科技政策,展示国家科技形象,增强国家科技软实力,参与国际科技舆论竞争,提高国际科技话语权,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网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