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襄阳高新区始终把村(社区)干部队伍建设摆在突出位置,聚焦“选优、精育、严管、激励”4个关键环节,积极探索村(社区)干部队伍建设的有效举措和实践路径,着力打造一支“政治强、结构优、敢担当、善治理、口碑好”的村(社区)干部队伍。
坚持在“选优”上做实功,下好人才储备“先手棋”。深入实施村党组织带头人后备力量培育储备三年行动,细化工作方案,突出政治标准和德才兼备,坚持从致富能手、退伍军人、返乡创业大学生等群体中选拔后备力量,拓宽选任渠道。全面落实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县级备案管理和“两委”干部任职“镇级初审+县级联审”制度,采取“分批报审、集中联审、定时反馈”的审查模式,确保各项工作按时推进、审查结果及时反馈,严格审核把关,坚决防止“带病上岗”。换届以来,先后选派13名新招录的选调生驻村任职锻炼,储备30余名村级后备干部,招录290余名社区网格员,进一步配强村(社区)干部队伍骨干力量。
坚持在“精育”上出实招,下好系统培养“长远棋”。将党的二十大精神、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基层党建业务知识等纳入村(社区)干部培训必修课,创新培训统筹机制,建立专题培训、跟班培训、外出培训、线上培训“四合一”履职培训模式,分层分类开展培训。先后举办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履职能力提升培训班、村(社区)“两委”干部示范培训班、基层党务工作者培训班和50余期“网上党校”等,推进干部培训全覆盖。大力推进村(社区)干部学历技能“双提升”,结对帮带助成长,不断增强政治素质、知识水平、实践能力。实施“帮带计划”,由镇级包保干部、科室业务骨干及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对后备干部开展多对一的“传帮带”,注重教育引导、言传身教,切实提高后备力量实践锻炼能力。深入开展“红旗型、示范型、标准型”党组织分类管理和“作风转变促项目建设”大讨论专项行动,引导村(社区)干部围绕项目建设、基层治理、产业发展、服务群众等重点工作晒成绩、比干劲、展风采,营造比学赶超的干事创业氛围。
坚持在“严管”上动真格,下好履职尽责“关键棋”。采取定期排查和常态化督查相结合的方式,加大对村(社区)干部作用发挥情况的分析研判力度,统筹开展村(社区)党组织软弱涣散排查整顿和“两委”班子届中分析,精准调度研判。深入调研走访,多渠道了解干部履职表现情况,对不适合担任的情况视情调整,及时做好缺额补选工作。在村(社区)搭建小微权力智慧监督平台,将“三资”管理、工程项目建设、村办企业、村级采购、劳务用工、惠民补贴发放等6大类48项事项纳入平台统一管理,着力深化标本兼治。同时,对小微权力清单、运行流程、政策依据以及党务村务等信息在平台予以公开,规范村(社区)干部小微权力运行,推动村级事务在“阳光”下监管。连续3年在村(社区)推行“一定三诺”考核从严管理,通过制定目标、公开承诺、年中践诺、“三方”评诺等方式开展全方位考核,将考核结果作为评优评先、绩效补贴的重要依据,充分正确运用考核结果。截至目前,60个村(社区)完成各类承诺民生事项8100余条,有效解决了一大批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坚持在“激励”上见真章,下好关心成长“领航棋”。发放村“两委”干部基本养老保险补贴,探索建立村级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增长奖励机制,允许拿出不超过10%的可分配收益对村干部进行奖励,建立“四岗十八级”专职工作者薪酬结构体系,实施差异化薪酬分配管理,强化待遇保障。优先推荐政治素质好、参政议政能力强、群众基础扎实的村(社区)干部作为“两代表一委员”人选,畅通晋升通道,拓宽成长路径。截至目前,全区2名村(社区)党组织书记提拔为乡镇领导班子成员,3名“两委”干部通过定向招录进入公务员队伍。破解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突出问题,全面摸排、整治基层工作人员违规借调乱象,明确村(社区)工作“四张”事项清单,规范清理村(社区)牌匾850块,完善村级组织工作准入制度和村级组织考核评价机制,切实提升治理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