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现代化要靠科技现代化作支撑,实现高质量发展要靠科技创新培育新动能。”日前,山西省科技厅在材料、环境、信息领域批准重组新建40个省重点实验室,标志着省重点实验室优化重组工作实现时间“过半”、任务“过半”的目标,山西省重点实验室迈向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一、坚持“四个面向”再对表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指出,“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优化重大科技创新组织机制,统筹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动科技创新力量、要素配置、人才队伍体系化、建制化、协同化”。重点实验室是科技创新体系和科技创新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提高全省综合竞争力的应有之义。山西省科技厅于2023年正式启动重点实验室优化重组工作,通过充实、调整、整合、撤销、新建等“五个一批”方式,对现有省重点实验室进行优化,建设层级多样、品类完整的全省实验室体系。目前,已完成能源、材料、环境、信息等四个领域实验室重组,省重点实验室数量达到173家。
山西省重点实验室优化重组紧扣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聚焦转型发展和能源革命两大使命定位,与国家实验室体系重组对标,与坚持“四个面向”对表,强化顶层设计,加强有组织科研,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山西力量。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新布局建设一批人工智能、新一代信息技术、量子科技、石墨烯材料、半导体光电器件等方向省重点实验室。
——面向经济主战场,围绕全省特色优势产业,通过吸纳企业参与重组省重点实验室,促进实验室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支撑服务新兴产业发展壮大,提升引领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面向国家重大需求,以支撑国家重大任务和重大产出为牵引,统筹省内拔尖实验室重组建设全国重点实验室,争取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在山西建设分中心,努力“建国家队、担国家责、做国家事”。
——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强化医药健康和生态环境领域布局,新建设一批污染物风险防控、环境质量调控、人工影响天气、辐射安全防护、新药创制、医工结合等方向省重点实验室。
二、科技产业融合再深入
《决定》指出,“加强创新资源统筹和力量组织,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山西省科技厅实施省级重点产业链科技创新平台全覆盖工程,围绕重点产业链布局建设重点实验室,将重点实验室打造成为科技和产业之间互融互通的桥梁纽带,加快应用研究与基础研究结合、创新链与产业链精准对接。通过重点实验室有组织科研,强化原创性、引领性创新,着力解决关键核心技术难题,加快重点产业链延链、补链、强链,推动产业链上下游科技资源融通创新,提升产业链整体竞争力。结合省政府确定的16条重点产业链科技创新需求,共建设省级以上重点实验室123家,实现了省级重点产业链全覆盖。针对合成生物、光伏、氢能、新型储能等重点产业链科技创新平台建设较少的问题,新布局建设功能蛋白、光伏技术及应用、高效储制氢技术与应用、储能材料创智与集成等省重点实验室,实现了省重点实验室在相关产业链“零”的突破。
三、企业主体地位再加强
《决定》指出,“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建立培育壮大科技领军企业机制,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重组后的省重点实验室均由企业牵头建设或参与建设,强调产学研用融通发展,凝聚了一批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共建共管共享重点实验室格局优势明显。全省80%的重点产业链链主企业获批建设重点实验室等省部级以上科技创新平台,企业正在成为技术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成果转化的主体,作为出题人、主答题人和阅卷人的地位进一步强化。在重组过程中,赋予企业更多的创新平台建设权、科技资源调配权、评估考核话语权,提升产学研协同创新效率,为解决产学研协作不畅、产业技术落后、科技成果转化难的症结提供可行方案。
四、开放交流合作再扩大
《决定》指出,“实施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深化东中西部人才协作”,“打通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人才交流通道”。针对全省战略科学家、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缺乏的现状,鼓励省内单位与省外高水平大学或科研院所整合优势科技资源,合作共建重点实验室。据统计,共有24家省外机构作为依托单位参与共建山西省重点实验室,占到总数的1/3。其中,“双一流”建设高校12家、东部地区单位18家。
省外一流科研机构和科技领军人才团队的加入,提升了省重点实验室的科技创新能力。实验室主任中,有7名高层次人才来自省外单位,为山西科技创新尽心尽力。重组后的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与防治省重点实验室以服务山西地质灾害防治为使命,由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彭军还教授担任主任,集合了省内外共建单位的优势科研力量,为山西省地质灾害快速精准预警和防治提供智力保障。重组后的先进半导体光电器件与系统集成省重点实验室,由中科院半导体所牛智川研究员担任首席科学家、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青年学者张紫辰教授担任主任,聚焦先进半导体锑化物材料开展前沿研究,为山西未来发展开辟新赛道。
五、创新驱动发展再出发
《决定》指出,“以钉钉子精神抓好改革落实”。实验室重组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通过优化重组,以搭平台、给政策、建机制为抓手,使优势更优、特色更特,重点实验室在集聚高质量科研成果、汇聚高价值仪器设备、凝聚高层次科研人才等方面的“首位”作用进一步强化,重点实验室“金字招牌”更加鲜亮。重组要求实验室研发场地面积不少于2000平方米,科研仪器设备原值不少于2000万元,近3年研发总投入不少于2000万元,除省财政倾斜支持外,依托单位每年提供不少于100万元的专项经费支持,探索形成多元化投入格局。
同时,发挥重点实验室吸引集聚人才平台作用,积极推进实验室主任及科研骨干队伍年轻化,推动重要科研岗位更多由青年科技人才担任,固定人员平均数量由38人增加到60人,实验室主任年龄在50岁以下的占到一半,年龄最小的35岁,入选国家级人才计划的比例超过20%。鼓励实验室面向青年科技人才自主设立科研项目,将领衔承担科研任务、青年科技人才的结构比例、取得重大原创成果、科技资源开放共享等情况纳入重点实验室绩效评估指标,提升省重点实验室建设质效。
未来一段时间,山西省科技厅将持续推动其他领域省重点实验室优化重组工作,做好已重组省重点实验室服务保障和能级提升,打造战略科技力量排头兵,为全省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