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语
高州荔枝是岭南绿野中的“果中之王”。世代勤劳的高州人民用智慧和汗水浇灌着60万亩的荔枝林,结出共富硕果。
从种植技术、品种改良到市场营销,从生态保护到文化传承,高州荔枝做对了什么?
又是一年荔红时。即日起,《南方日报·高州视窗》、南方+茂名频道推出“高州荔枝新力量”系列报道,探索和记录高州荔枝产业的蓬勃生机和创新变革,共同见证这片红土地上的新力量。
“白糖罂有多少他们要多少,根本不愁卖!”荔枝季将近,枝头上小部分青果悄悄转红,高州市根子镇元坝村果农六叔被合作方催促着,每天早早便下果园抢先采摘,“早熟的每天能摘个十斤八斤吧,虽然量不大,但25元一斤,收入很可观!”
蝉鸣声渐起,高州荔枝早早便开卖。六叔说,今年虽然产量有所减少,但价格提升了,好果家家抢着要:“三月红收购价都有10元!”光是三月红一个品种,六叔已经进账5000多元。
荔枝季尚未正式到来,荔枝订购热潮却早早兴起。除了“电商+快速物流”平台发展的推动,还得益于荔枝保鲜技术的突破。
“去年以来,高州市紧抓‘荔枝保鲜人才振兴项目’入选省‘扬帆计划’契机,攻关突破荔枝保鲜难题,助推荔枝远销海外,全球每十颗荔枝就有一颗来自高州。”高州市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说。
从看天吃饭到科技兴农,高州荔枝产业稳步发展的背后有一个关键词:人才。
●邱茜 刘瑜好 李汝勤 梁景山
从源头处领“鲜”
11个荔枝科研团队聚集
高州今年的夏季来得比以往更早一些。4月中上旬三月红就红了;4月中下旬,早熟龙眼竟然率先登台;5月上旬白糖罂高开高走;荔枝定制行动热闹开锣,一天预订1200棵荔枝树……订购热潮的提前兴起,让减产增值逐渐变为实景图。
“在专家的指导下,改品种、提技术,还有电商大军帮我们卖果,年年不愁卖!”六叔的话切中了果农心声。
六叔家种得最多的是三月红,属于特早熟荔枝,果形大、果核也大,味带酸涩。尽管年年率先红起来,却不太受市场待见,价格偏低,在荔枝丰年甚至出现无人收购的场景。
“我们早两年就在专家指导下进行改种了,现在的三月红没有涩涩的味道了,酸酸甜甜的,果又大,易于运输保存。每年上市果商抢着要,今年更是卖出10元一斤的高价!”六叔说。
种质是植物的芯片,更是果农增收致富的关键。瞄准这一关键词,依托“荔枝保鲜人才振兴项目”,60万亩的荔枝生产基地成为国家级、省级、市级人才的科研热土。
在高州市曹江镇华坑村荔枝示范基地,经常能看到陈厚彬教授的身影,检查荔枝优化高接换种情况,对荔枝开展间伐、回缩、矮化、修剪……他是国家荔枝龙眼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同时也是科技特派员。他常常带着团队,行走在示范基地的每一个山头,开展荔枝育种研究。
“在有效控制荔枝软化腐烂的同时,能改善果皮色泽,延长货架期,提高采后商品价值。”陈厚彬团队通过高接换种、荔枝重大病虫害减施增效防控等技术,培育出味道好、产量高、耐贮存的荔枝优质品种,从源头提升荔枝耐贮性,延长荔枝采后果品保质期。
同时,提升示范基地标准化管理水平,并大力开展荔枝产业科技培训。做给果农看、带着果农干,促进华坑村8000多亩荔枝园机械化、科学化管理,把华坑村打造成荔枝专业村,也成为很多专家团队、乡土人才的交流基地。
在高州,被誉为“荔枝品种的芯片”的“国字号”平台国家荔枝种质资源圃同样有着引才聚才优势,吸引了华南农业大学、中国热科院、省农科院等11个荔枝科研团队合作,开展了50多项科研工作,高州荔枝的采摘期也从3月持续到9月。“在种质资源圃内,我们可以大规模地进行选种育种,工作效率成倍提高。”国家荔枝龙眼产业技术体系茂名综合实验站站长赵俊生说。
高州市搭建荔枝产业高质量发展专家智库,探索产教融合模式,订单式联合培养保鲜领域相关专技人才,打造出荔枝产业人才集聚高地。通过实施优秀乡土人才培养集聚行动计划,选派科技特派员,丰富荔枝保鲜技术培训方式。培养一批乡村工匠和荔枝种植能手,精心培育、推广种植耐贮荔枝品种,从源头上保障了荔枝鲜果品质。
产学研融合
步入贮藏保鲜技术3.0时代
荔枝在过去又称“离枝”,因为一旦离开枝头,一日色变二日味变,三日色香味全无。
在著名作家马伯庸《长安的荔枝》一书中,精通算术的李善德策划了一场荔枝运输的壮丽战役。四路人马同时出发,采用“分枝植瓮之法”,快马加鞭,最终也只有“一骑两坛”成功送达长安。
在高州当地流传的民间故事中,高力士为贵妃献荔,采用竹筒蜡封等方法保存,沿途跑死了十匹马,最终方有“妃子一笑”。
可见,荔枝保鲜历来难。
为解决荔枝运输“最鲜一公里”的难题,高州荔枝产业链党委牵头组织乡土人才,围绕荔枝采摘后的田头预冷、分拣分级、包装、加工及仓储等技术开展集中研究,在全省率先创建“田头智慧小站”。小站大数据中心每日滚动显示全省荔枝大数据,有效指导荔枝销售季采购和供应的精准对接。
“田头白天一般温度很高,如果荔枝不遇冷内耗会很大。荔枝摘下后的最初3小时,放入田头小站,实现了运输全程冷链锁鲜。”高州市根子镇柏桥村驻村第一书记何霞说。
为进一步降低荔枝储运过程的损耗率,高州推动荔枝重点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加快保鲜技术成果转化和应用推广。
去年以来,荔枝保鲜技术成果喷涌而出。
科技特派员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林丽静博士团队,研究推出全国首套热带果蔬减压保鲜设备。通过抑制果蔬呼吸代谢和在贮藏过程中病虫害的发生,实现热带果蔬保鲜,是继机械冷藏、气调贮藏之后的第三代贮藏保鲜技术。长期减压保鲜技术突破了荔枝冷链保鲜期难以超过40天的难题,满足了鲜荔枝错峰销售的要求。
茂名职业技术学院车文成科研团队研发的荔枝保鲜技术,落地高州市鉴河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通过特制荔枝保鲜袋和冷藏保鲜冷库技术相结合,精准控制荔枝储存环境温度、湿度、二氧化碳等指标,实现荔枝采后损耗率降低50%以上,国内电商鲜销荔枝保鲜货架期延长5—7天、出口鲜销荔枝保鲜货架期延长15—20天。
“该技术没有使用任何化学保鲜剂,也无需对荔枝进行化学药剂处理,保鲜过程没有污染物残留。”车文成教授说。
为提高“田头智慧小站”建设覆盖率,加强田头预冷,推动储运保鲜技术研发,高州统筹财政资金重点支持荔枝保鲜产业人才振兴项目,带动更多社会资本投入,为荔枝保鲜提供了坚实保障。
同时,推出全国首个荔枝AI“高智荔”。通过小程序,果农能够随时随地轻松了解关于高州荔枝保鲜领域的各种问题,等于给果农配了一个无所不知的掌上荔枝保鲜机器人。
科技不能一蹴而就,也不能一劳永逸。在“荔枝保鲜”这一发展必答题中,专家、企业、果商、果农紧密团结,一项项实验室里的数据成果在荔枝林里得到有效转化,高州荔枝振翅高飞。
从当季到四季
3年内精深加工荔枝鲜果超3000吨
在市面上,我们常常能看到各式荔枝风味的食品,荔枝饮料、荔枝烘焙品等。但消费者往往都有同一种体验,想要喝到纯正荔枝味的荔枝饮料很难。荔枝高糖高粘,在加工过程中原有风味往往大打折扣。
因此,保鲜难还制约着荔枝精深加工的发展。
走进位于高州市宝光街道的广药王老吉广东荔枝(茂名)产业园内,高州市益丰健康科技有限公司(下称“益丰公司”)的生产线开始清理、调试,准备迎接生产旺季。这里拥有全国第一条荔汁清汁生产线,其背后是集聚33名博士专家的博士工作站。
“以前荔枝加工受到杀菌技术的限制,只要荔枝饮料抑制杀菌就会出现腐烂、变味。我们跟仲恺农业工程学院肖更生院士团队合作,采用非热加工新型技术,解决了荔枝果汁传统杀菌风味劣变关键技术问题,使荔枝饮料完整保留了鲜荔枝的风味。”益丰公司博士工作站成员李化强博士说。
为加速培育荔枝产业新质生产力,建强深加工链,益丰公司组建博士工作站,集聚33名博士专家,推动荔枝精深加工低温制汁、超高压非热杀菌、节能速冻等关键技术突破。对榨汁处理后的荔枝进行保鲜储存,最大限度保留新鲜荔枝的口感,满足了一年四季的荔枝加工生产,并研发了20多种荔枝深加工产品,畅销全国。
据悉,该博士工作站承担的广东特支计划榜单项目“荔枝保鲜及加工副产物的高值化与产业化示范推广”,将进一步推动荔枝保鲜技术研发及应用。
荔枝在医药健康领域的作用,也在人才的推动下得到更大利用。
高州医药健康龙头企业广东生命一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与广东省农科院合作,攻坚荔枝果壳有效提取花青素关键技术难题,推进荔枝各类功能日化产品开发。以荔枝提取物花青素为主要成分的口服液于去年11月正式上市,进一步推动高州荔枝产业链延伸、价值链提升。
“双向链接、互补互进”是高州推动荔枝保鲜人才发挥作用的重要举措,以“政府+高校+企业”共建荔枝产业协同创新中心,推行“揭榜挂帅”技术攻关。围绕荔枝浓缩液、副产品综合利用、活性提取物等精深加工领域,加强保鲜技术研发,实现“当季吃鲜果,四季吃‘鲜’品”。
高州市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将紧抓“荔枝保鲜产业人才振兴项目”,力争3年内荔枝精深加工产量突破3000吨。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宣传国家科技政策,展示国家科技形象,增强国家科技软实力,参与国际科技舆论竞争,提高国际科技话语权,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网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