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微寒,11月23日,笔者一走进广西贵港市平南县平山镇翰冲村,便可看到深褐色的稻穗和绿中带黄的叶子相互辉映,一阵风吹来,稻浪滚滚,一派丰收的气息扑面而来。
这是平山镇引种的特色产业——黑米。“黑谷较普通稻谷要娇弱,前期护理一定要到位。”平山镇党委书记韦全贤告诉笔者,为了引导农民科学种植,今年早造,通过韦以宗公司邀请洋县的专家来指导农民种植,让贫困户通过发展种植黑米特色产业创收,脱贫致富。全镇1198个贫困户中,有近一半贫困户参与黑米种植,共种植了670多亩,8月份,该镇保价收购黑米谷195多吨,共支付收购款100多万元,每户增收可达2000到3000元。
平山镇特色产业黑米种植只是平南县发展特色产业的一个缩影。
今年,平南县每村打造一个基地推动产业发展,推行“村民合作社+基地+贫困户”模式,按照“贫困村50万元/村、非贫困村贫困户2000元/户”的标准落实村集体经济发展资金,推动每个贫困村通过土地流转形成连片种植100亩以上产业基地,重点发展百香果、柑橘、龙眼等特色产业,鼓励无劳动能力、缺土地或家庭主要劳动能力外出务工贫困户把产业扶贫资金和小额信贷款入股村民合作社经营。截至目前,全县建成了113个农业产业基地,72个100亩以上的基地,带动吸纳1.13万户贫困户。
科学地确定产业很重要,创新种植模式也同样重要,采取中长期跟短平快项目相结合来合理利用土地也是该县种植的一个特色。在大安镇莲珠村产业扶贫沃柑种植基地里,一棵棵沃柑果苗和间套种的蜜本南瓜藤蔓相互交错,蜜本南瓜金黄的花朵在阳光下尤其耀眼。今年9月,是蜜本南瓜的第一个丰收季,每公斤5元,每亩收入近千元。六陈镇新百村的产业基地,主要种植蜜柚和沙田柚,林下套种南瓜、冬瓜,还养殖了500羽肉鸡,其中的100多肉鸡也将在11月底出栏。
11月23日,在大坡镇良党村村民合作社百香果种植基地,笔者看到农田里搭起排列整齐一排排的百香果棚架,放眼望去仿若一个个绿色生态凉亭。走近细看,一个个绿油油的百香果挂在枝条上,长势喜人。大坡镇采取“双层垂帘式”种植,让百香果充分吸收阳光,品质更好。
近年来,平南县针对水稻、蔬菜等主导产业,坚持“专家团队指导到村、农技人员包联到户、实用技术培训到人”的思路,实行农业技术人员包村包基地制度,主推科学种养技术。“全县有近70个农业专业技术人员,每个乡镇派驻2-3个技术人员,每个技术人员每个月下乡指导不少于8次。”县扶贫办驻产业组负责人廖峰锋介绍说,为了给贫困户随时答疑解惑,县里特意建了“平南水果种植”微信群,目前容纳着市的技术专家、乡镇技术员、种植户等290多人,实行技术人员服务工作对全县优质水稻、百香果、龙眼、柑桔等产业技术全覆盖。
“互联网+”解放了生产力,电商的出现,让平南县的农产品走上了畅销之道。一直以来,平南县都在积极探索“电商+贫困村”、“电商+贫困户”等联动扶贫模式,畅通“农产品出山”和“网货入乡”的双向通道,不断建立完善农村电子商务网络服务体系。今年7月31日—8月1日,中国(平南)富硒石硖龙眼节期间,依托电商平台,全县共销售龙眼30万公斤,8月1日—8月20日,广西红心食品有限公司、平南县众创电子商务公司等企业通过电商平台,共销售石硖龙眼133.95万公斤,给平南群众带来了巨大收益。去年,平南县在46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建立了电子商务扶贫网点;今年10月,平南县正式成立了电子商务协会,目前已注册的电子商务企业有12家,建成并投入运营的电子商务服务网点有285个,真正实现了线上线下同步销售的目标。电子商务服务网点的联合覆盖,有效推动了平南本地特色米粉、柑橘、百香果、石硖龙眼、桂皮、八角等农副产品向外销售,真正为群众脱贫致富增添了新动力,为平南经济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平南县推进“保险+扶贫”模式算是跟上了时代的步伐,今年平南县把全县范围内的扶贫产业全部纳入种植保险范围。每亩60元保费,由县财政拨款,全额给贫困户支付,截至目前,全县种植投保面积共1.6万亩。今年受“山竹”台风影响,全县469亩受灾,大概损失70万,通过产业保险理赔约40万元,把经济损失降到了最低,及时恢复了生产。(文/唐华穗)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宣传国家科技政策,展示国家科技形象,增强国家科技软实力,参与国际科技舆论竞争,提高国际科技话语权,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网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