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喜迎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中国扩大开放的步伐格外铿锵有力——
8月18日,深圳获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被赋予了在更高起点、更高层次、更高目标上推进改革开放、努力创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城市范例的新使命;
8月26日,山东、江苏、广西、河北、云南、黑龙江6省区的6个新设自由贸易试验区集中亮相。至此,18个自由贸易试验区共同形成了中国扩大开放的“新雁阵”;
9月10日,继“金融开放11条”发布后,国家外汇管理局正式取消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和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RQFII)投资额度限制,中国金融开放再提速;
……
密集出台的一系列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新举措,引发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也进一步彰显了中国与世界共享机遇、共谋发展的决心和信心。
外贸实现跨越式发展
新中国成立70年来,货物贸易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货物进出口增长逾200倍,年均增速显著高出同期全球水平。
国家统计局最新发布的“新中国成立70周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显示,从新中国成立之初的封闭、半封闭到如今的全方位对外开放,中国的国际合作和经贸往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货物贸易规模跃居世界首位,贸易大国地位日益巩固。
改革开放以前,我国外贸落后失衡,进出口始终在较低水平上徘徊,外贸规模总体十分有限。新中国成立初期的1950年,我国货物进出口总额仅为11.3亿美元。从1950年到1977年间,中国货物进出口累计1487亿美元,年均增长不足10%。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外贸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水平的提升,我国对外贸易迅速发展。40年间,我国货物进出口增长223倍,年均增速14.5%,高出同期全球货物贸易平均增速7.5个百分点。2018年,我国货物进出口总额达到4.6万亿美元,以人民币计价首次突破30万亿元,连续两年居世界首位;服务进出口总额7919亿美元,居世界第二位。
在我国进出口规模实现跨越发展的同时,外贸结构与方式也得到持续优化提升。其中,产业链条长、附加值相对更高的一般贸易进出口,无论是规模、占比还是增速均有了明显提高,我国外贸发展的内生能力不断增强。
今年前8个月,我国一般贸易进出口实现12.03万亿元,增长5.4%,占外贸总值近六成。特别是以跨境电商为代表的新业态、新模式发展迅猛,为外贸稳定增长注入了新动力。民营企业进出口快速增长,成为我国外贸领域的最大生力军。目前,我国民营企业的出口占比已超过一半,继续保持外贸第一大市场主体地位。
与此同时,我国贸易多元化格局逐步形成,中国国际经贸合作的“朋友圈”越来越大。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的外贸伙伴相对集中,欧盟、美国、日本和中国香港等市场的货物进出口份额比重较高。随着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国与新兴市场及发展中国家贸易持续较快增长,市场份额得到了显著提升。
我国贸易伙伴已由改革开放初期的40多个增加到目前的230多个,特别是近6年来,随着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不断实施推进,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货物进出口年均增长4.0%,高于同期货物贸易整体增速,成为我国外贸发展的新亮点。
金融开放驶入快车道
金融是国民经济的核心与命脉,随着我国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的不断拓展,金融开放的大门也越开越大,已成为我国推动经济全球化、深度融入世界市场的新领域之一。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金融业开放主要经历了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从1978年改革开放开始到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前。这一阶段主要是为了配合国民经济发展和引进外资需要开放金融市场,体现为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服务领域对外资准入的放开。
第二阶段是从2002年至今。这一阶段以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为契机,主要表现为资本项目开放和人民币可兑换,实现资本跨境自由流动,而开放的目的主要是改革金融体制、优化金融机构、提升金融机构竞争力。
金融业开放不仅只是中国全面履行对外开放的承诺,更是自身推动经济运行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需要。相对于实体经济的开放程度,我国金融业开放水平相对偏低,但在“宜快不宜慢、宜早不宜迟”的原则下,近年来我国金融业开放不断提速。
在此背景下,今年7月20日,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发布了11条金融业对外开放的新举措,涉及银行、保险、基金、信用评级等多个领域,为金融业开放再次按下“加速键”。
据介绍,“金融开放11条”通过放宽准入条件、缩短政策过渡期等手段,让外资中介机构、外资投资者和机构投资者参与直接融资市场竞争,极大丰富了我国金融市场参与者类型,也将有效提升我国金融配置资源的效率。
新政实施后的1个月内,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SWIFT)在华成立全资中国法人机构,人民币成为继美元、欧元之后,SWIFT接受的第三个国际货币;继原油、PTA和铁矿石之后,中国第四个对境外交易者开放的商品期货品种“20号橡胶”在上海挂牌交易……
接踵而来的更大利好,还有QFII和RQFII投资额度限制的取消。境外机构投资者只需登记即可在我国从事证券投资,投资便利性得到极大提升。
未来,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仍离不开金融业高水平的对外开放。专家表示,得益于中国经济的有力支撑,中国金融市场将更多地融入全球金融体系,与此同时,中国金融业开放也将给全球金融市场带来更多的发展机遇。
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
在扩大开放的道路上,中国的步伐始终坚定如一。
自贸试验区建设日前迎来了第五次扩容。至此,我国自贸试验区建设形成了“1+3+7+1+6”的梯度发展格局,18个自贸试验区将按照差别化改革探索的要求,进一步对标国际高水平开放新要求,推动投资、贸易、金融等领域改革先行先试,打造引领中国更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新雁阵”。
《外商投资法》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获得通过,并将于明年1月1日正式实施。作为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对外开放领域内最重要的法律之一,《外商投资法》突出了积极扩大对外开放和促进外商投资的主基调,坚持中国特色和国际规则相衔接,坚持内外资一致,是我国外商投资领域的基础性法律。
同样广受关注的,还有新版外商投资负面清单。今年6月30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分别发布《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2019年版)》和《自由贸易试验区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2019年版)》。
经过数次修订,我国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实现了大幅“瘦身”,2018年版保留的限制措施与2011年版相比减少约四分之三,大幅提高了开放水平;2019年版外资准入负面清单进一步缩减了负面清单长度,其中全国外资准入负面清单条目由48条减至40条,自贸试验区外资准入负面清单条目由45条减至37条。
在负面清单变短的同时,《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2019年版)》却变得更长了,两份目录清单的长短变化,彰显了中国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的决心和意志。中国正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经济注入新动力。(记者 顾阳)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站文章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