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中国IT业 在这里昂首起飞

   2019-09-29 本站综合消息
53
核心提示:  萨苏老师的讲解生动有趣值此国庆来临之际,“天天副刊”特别推出“迎国庆”系列报道。本文是第六篇。爱

  萨苏老师的讲解生动有趣

值此国庆来临之际,“天天副刊”特别推出“迎国庆”系列报道。本文是第六篇。

爱国激情不应局限于书本、课堂,更应体现在现场行动。日前,“青睐”会员来到中关村创业博物馆,展板上面写着:“希望能够留下现在年轻人的样子,也希望这里能成为创业者的精神家园,更希望能够守护这些精神的存在,希望到这里的你能有所获得,有所思。”我们在这里收获的,不仅仅是知识、回忆,更多的是感动、信心!

9月25日,站在中关村创业博物馆的门口,就可以看到醒目的“创业味儿”:头顶“瀛海威时空”、脚踩“四通公司基石”,左边一扇“金山门”、右边一扇“联想门”。这四家公司的“复刻品”,标志着中关村最初的历史信息。

在中关村创业博物馆的入口,我们与天天副刊“青睐”的老朋友萨苏先生见面了。此次他受邀担任“青睐人文寻访”的讲解嘉宾,特提议带大家参观刚创办一年的中关村创业博物馆。

父辈就与“中关村”结缘从事IT行业是萨苏“祖传”

说起萨苏先生,他更被人知晓的身份是作家、主持人、文化传播者等等,很少有人会想起他曾经的“身份”——IT工程师。他曾在美国通用电气公司、诺基亚公司等处工作10余年,担任中国金卡、国家EDI中心等项目PM,荣获通用电气公司亚洲区最佳员工等奖项。作为早期的IT员工,萨苏对IT事业的前世今生的亲身了解,使他成为中关村创业博物馆最佳的“馆外讲解员”。

当然,在这个身份背后,萨苏与中关村还有更深切的联系——萨苏的父辈就与中关村这片土地有着难解的渊源。萨苏自己也常开玩笑称自己从事IT事业属于祖传。

萨苏告诉大家,若要让他讲中关村的历史,他不会干巴巴讲中关村的具体发展历程,而是要讲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以及让今天的中关村成为中关村的科学发源地——中国科学院。这里也是萨苏从小长大的地方:“中国科学院大学的大门,就冲着我们家,现在我也老到那儿去拍照。”

中国科学院成立于1949年11月,最早创办的研究所大部分位于中关村,目前中国科学院100多个科研院所等科研机构中,近1/3坐落在中关村。可以说,中科院就是中关村的摇篮。

萨苏的父亲,就是一名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中科院研究员,是我国早期计算机研制人员。萨苏回忆,肩负新中国第一台商用台式计算机研制任务的父亲经常早出晚归。“那个时候我们家住在东城区,他每天早晨在我起床之前,就已经骑着自行车去中关村了。”萨苏现在想想,从东城到中关村,真是一段不远的距离,父亲当时却坚持每天如此。

而正是这些中科院的研究员和科学家们的共同建设,才为中关村日后的蓬勃发展奠定了基础。

中国第一代商用台式机长城203的内存板是用手“刻”出来的

萨苏指引大家在一台老式台式计算机的展位前驻足,它是长城0520计算机,是中国第一台中文化、工业化、规模化生产的微型计算机。

看到这台长城0520,萨苏就想起了父亲参与研制的更早期款——中国第一代真正投放市场的商用台式计算机长城203,它们在外形上很相似。萨苏提起了父亲与长城203的一段往事。

“其实我家本来有一样东西是有可能捐给创业博物馆的,就是长城203的内存芯片,但现在是没法捐了。”萨苏介绍,父亲当初是中国科学院数学所的研究人员,担任了我国第一代台式商用计算机长城203的生产组组长。“长城203有一块长长的内存板,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它的样子,周围一个塑料块,中间一个铜网。最初中国开始搞计算机,特别是台式计算机的时候,好多部件是靠手工做成的。”

萨苏讲述说:“方形的板子上有经线,有纬线,一共1024个点,每个点上会拴一个小磁珠,你们可以想象一下那小磁珠有多大。这块板子大概也就是相当于我手掌心这么大,但是里面要放1024颗磁珠,这些磁珠是怎么放进去的?都是靠手工给它串起来的。每个磁珠是有电或无电的,有电的时候它就代表着1,无电的时候它就代表着0。所以这一块芯片它实际上就代表着1024个0或者1。”

如果把它换算成今天的数字语言的话,就是一个KB。一个KB当初就是一块板子,若是要1G内存大小的,要多少块板子?在现在这个时代,这是无法想象的。

也不光是萨苏的父亲在“穿珠子”,萨苏还回忆起了当时中国科技大的第一代毕业生,“比如我们楼里的赵静芳老师,他们当时刚到科学院,马上被分配到最尖端的这个组来研制计算机。我想当时她肯定抱着一种非常强烈的理想主义精神来的。结果却在这里日复一日地穿珠子。这一定是个落差非常大的事情。”

出乎意料的是,赵静芳并没有这么觉得,反而觉得很光荣,她也曾经跟萨苏讲过:“比芝麻还小的一个珠子里,你以为只穿一条线吗?不对!是穿三条线,一条正线,一条负线,还有一条地线!这样才能够使它真正地发挥作用。”

父亲生前,萨苏曾经问过父亲一个问题:“长城203真的全是我们中国人自己研制出来的吗?”父亲当时很自豪,说:“真的是这样。”

萨苏说:“你们的计算机里面的芯

片CPU是什么样的?能不能给我看看?”结果父亲想了半天说:“我们的机器没有CPU。这就是我们自主知识产权的,因为我们当时用好几块板子来实现了CPU的功能。所以它没有像西方那样,就是一定要做一块CPU来解决整个中央处理器的问题,它是分散处理的。”

这恰恰证明了我们中国人在自己制造计算机的时候,确实是自己的创造。

给长城203做抗寒抗热实验肉联厂冷库里发生盗窃案件

长城203研制成功之后,受到了全国瞩目。虽然民间机构想要得到一台还需要批文,但也是十分抢手。当时,部队也说要使用,但由于部队对使用环境的要求比较严格,需要从北方一直到漠河,到南方一直到海南岛的温度区间都可以使用,才能进到部队的日常工作中去。所以,萨苏的父亲和他的同事们在研制出长城203之后的另外一项重要任务,就是给它做抗寒和抗热试验。

抗热试验就是萨苏父亲主持的,“当时父亲出差去天津,采购了耐热的计算机背板材料,给长城203换上之后,放进高温烤箱,看它在里面工作的情况怎么样。事实证明,当时产品的质量极为过硬,长城203第一次试验就完全通过了耐热试验。”

抗寒试验就稍微有些曲折了,工作组找到了当时在团结湖的北京的肉联厂,把计算机放进冷库,看看几十个小时后会不会出问题。结果每次试验都是失败的。大家开始仔细检查,才发现问题不出在设计,而是因为每部计算机都缺少零件——里面的晶体管缺失。

工作小组推断,这里面一定有问题,因为安装的时候晶体管是完好的,这是他们可以确定的事情。“甚至当时有人推测说,会不会是苏联或者台湾的特务跑来破坏长城203?”

于是,之后的实验每次都会有一位穿着防寒服的保卫干部隐藏在半扇猪肉的后面,等着看到底会发生什么事情。结果过了大约半个小时,有一处下水道的顶盖突然被打开了,一个黑影钻了出来,跑到计算机这儿来,掀开盖从里面抓了一把晶体管就走。原来,这个人就是肉联厂的一个工人。当时社会上正在流行装晶体管收音机,但是零部件很不好买。他不知道怎么注意到了长城203计算机是晶体管的。于是每次工作组来试验的时候,他都偷偷地进来抓一把晶体管走。“破案”之后,这台长城203也很快顺利通过了抗寒实验。

“我对Windows95情有独钟 因为它帮我挣钱了”

走过长城0520展台,看到的就是Windows95,现在也算是“古董”了。看到这儿,萨苏又有一段关于自己的小故事跟众人分享。

1992年,萨苏从北京师范大学毕业。“那个时候我们去找工作,基本上都是一帮单位追着要人。”像萨苏这样学计算机、学IT的学生,更是十分抢手。“外企当时工资是正常工资的十倍以上,还有很多人不愿意去,担心将来没保障,应聘的人还是挺少的。”所以,萨苏就很顺利地找到了一份中德合资的北京飞机维修基地的工作,“当时我应聘的是计算机工程师,一个月是350块钱,在1992年是绝对的高工资啊。不过后来我发现,我真正聘上的时候给我定的是计算机专家,450块钱一个月。”

为什么能够聘到这么高呢?这并不是萨苏要求的,而是公司内部的人评的。“就因为当时我在应聘的时候看到了一台计算机,然后就指着计算机的屏幕问,‘这个东西是不是就是Windows?’他们就说这个人了不起,连Windows都知道!必须聘成专家!”

中国第一本ROM手册正确率达到97%

在长城203旁边,摆着各式各样的不同电脑操作系统的使用手册,它们来自不同年代,萨苏看到这些时,想起的是中国第一本中文计算机操作手册。

这个故事与中国科学院院士、被誉为“中国计算机之母”的夏培素先生有关。那时,萨苏的父亲也参与了这些计算机早期的工作,当时工作组搞来了两台进口样机,一台意大利的,一台法国的。当时国内真的没有计算机可以参考,也没有人来教,中国最早的台式计算机真的就是自己一点点“鼓捣”出来的。

中科院研究所的科研人员就打开了样机的主机,用一种特别灵敏的试电笔一点点测,测它主板的电流走向,进而来判断它在做什么事情,根据这个来判断它里边的电路设计,根据国外芯片的反应,一点一点地把里面的数据推测出来。萨苏说:“好在它只有六十几条编程语句,最后工作组硬是把这60条语句全给翻译成了中文。他们做的工作就是写出了我们中国第一本ROM手册。”

后来1972年中美建交尼克松访华,中美互赠礼物,中国拿到了对方的编程手册,对比之后才发现,我们自主研究翻译的语句正确率达到97%。“大家都认为是一个很值得鼓舞的数字,至少说明在70年代,我们当时的计算机研制水平,能够跟世界上最好的国家做一个比拼。”

6800多张旧磁盘“封印”进橱窗

如果Windows系列展品带来的回忆杀还不够浓烈,那么接下来的景象绝对能勾起人们的回忆。若不是萨苏指引,很难发现这个博物馆还有一个隐藏的负一层,众人跟随萨苏的脚步拾级而下,走到一半便发现了楼梯旁的墙壁也是展示台,楼梯旁的玻璃橱窗里,人们记忆中熟悉的软盘堆成了小山。据介绍,这个橱窗里堆的3英寸软盘足足有了6800多张,重达115公斤。

许多“青睐”团友看到这些四四方方的软盘都感觉到无比亲切又陌生,亲切是因为大家十几二十年前都用过它;而陌生,则是因为不知什么时候,它就消失在了生活里。让这些随着科技进步、技术迭代消失的物件,得以在博物馆里重现,多少还是让人有些触动。

萨苏边走也边说了一个让大家惊讶的信息:这堆成山的软盘,如今用一个重量不足5克的8G小U盘就全都能装得下!

5克和115公斤,科技的进步就这么直观地展现在众人面前了。

这个创业博物馆里,不只有勾起大家怀旧情怀的3英寸软盘,还有许许多多的“回忆杀”物件:杀毒软件、苹果电脑、小霸王学习机、BP机和商务通……

“始乱终弃”和“见异思迁”正是信息时代的动人特色

上世纪80年代,中关村大街上开始出现一些公司,那时萨苏跟他的中科院小伙伴们也都在十几岁的年纪。“那个时候,中关村这片土地只有各个部委、机关和研究所,谁能想到公司是干什么?公司外观都是咖啡色的玻璃,我们在外面看觉得特别神秘,偶尔壮着胆子推开门进去在里面转了一圈,其实人家那时候就是在卖芯片了。”

萨苏回忆,中关村最早兴隆起来的生意,是装机。那时候一台计算机差不多卖到1万块钱,装一台利润只有几十块钱,但即使如此,这也成为吸引大家来中关村赚钱的动力。

时间来到上世纪90年代,“瀛海威”横空出世,它被称作中国第一家互联网公司,当年公司就立在中关村街头,写着“中国人离信息高速公路有多远——向北1500米”的广告牌,成为宣传经典。“像瀛海威这样的公司,实际上就是中国开始走向科技投入的典型案例,因为它开始做网络服务了,我们开始接触到什么叫Internet。”

萨苏说,虽然那个时候瀛海威所提供的网络服务带宽只有64k大小,但是它确实给中国互联网开了先驱。“这家公司虽然开了几年就倒闭了。但是我的看法就是,长江后浪推前浪,互联网环境下各种各样的企业会诞生出来,这才是进步的表现。”

萨苏带着大家绕着创业博物馆走了一圈,中国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脉络逐渐清晰。从上世纪50年代产的曾为“两弹一星”出过力的飞鱼牌手摇机械计算机,到1987年上市、开启中国办公自动化的四通2401打字机;从曾占据中关村半壁江山的四通公司,到靠软件起家的金山公司;从中国第一代拥有自主版权的文字处理软件WPS,到联想1993年第一台“586”……太多中国的骄傲,刻进了这间博物馆里。

萨苏说:“小小博物馆浓缩了中国IT产业在半个世纪中的努力前行。每一件产品问世的时候都是走在时代的潮头上,而转眼之间就消失于人们的记忆之中。这种高速的‘始乱终弃’和‘见异思迁’,却正是信息时代发展的特色。而这家博物馆所展示的,是短短几十年中国改革开放走向世界的动人时间。”

在活动最后,萨苏向大家揭示了为何没有把长城203的手工芯片捐献出来的原因。“我的父亲几年前去世,我把他的骨灰和这块芯片板一起下葬,陪伴他。”讲到这里,现场响起了掌声,所有人都为之动容。文/本报记者 雷若彤 摄影/清子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站文章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