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忻城县:科技养蚕为脱贫添翼

   2020-10-09 广西日报
30
核心提示:“喂、喂,蓝阿姨,沾泥土的桑叶要洗净、晾干,才能喂蚕。”近日,忻城县红渡镇六纳村蓝利香从地里扛回一袋桑叶,准备喂给嗷嗷待

“喂、喂,蓝阿姨,沾泥土的桑叶要洗净、晾干,才能喂蚕。”近日,忻城县红渡镇六纳村蓝利香从地里扛回一袋桑叶,准备喂给嗷嗷待哺的四龄蚕时,墙上的对讲器响了。

蓝利香上半年养了3批蚕虫,就有3800元收入。全靠科技养蚕促使效益提高。

    “你看,科技员的‘眼睛’就在上面,我有什么不懂的,就对着监控探头和对讲器向科技员请教,远程解决问题。”科技员的“眼睛”就是墙上的那套远程监控设备,由监控探头、对讲器和温湿度传感器组成。

    在忻城县六纳村,和蓝利香一样家里安装有这套科学养蚕设备的还有40多户,是六纳村标准化桑蚕生产示范基地的重点对象,这些农户所使用的养蚕“智慧云”平台,随时有专家远程指导。

    为促进桑蚕产业高质量发展,今年初忻城县引进农业科技公司和高校桑蚕研究的合作成果,在六纳村建设一处占地8.6亩标准化桑蚕生产示范基地。该基地以“智慧云”平台为技术支撑,把实时监控、室温监控等设备安装到蚕农家里,由专家团队对标准化基地蚕房实行每天12小时实时监控,实现随时察看养蚕流程和进行技术指导。

    当然,科技养蚕不仅体现在远程监控指导上。走进该示范基地,映入眼帘的有自动桑叶清洗机、自动喂蚕消毒车、自动上簇架、半自动快速取茧机、全自动水帘空调、标准化中蚕饲育蚕房、上通风加全通透式大蚕房……自动化机器设备,为科技养蚕提质增效。

    “基地主要培育1-4龄蚕,提供给农户的全部是标准的4龄蚕,成活率提高至少30%,而且只需要饲养6天即可上蔟结茧。”六纳村委主任周波介绍,以前采用传统方法养蚕,有的农户一分钱不赚。今年实施标准化新技术,蚕茧质量提高一倍以上,在疫情影响蚕茧价格的情况下,农民生产积极性丝毫不减,90%的农户仍选择种桑养蚕。

    目前,忻城县科技扶贫覆盖全县12个乡镇61个贫困村。2019年,该县选派科技特派员37名,培养科技致富带头人352人,组建科技扶贫服务队130支,推广新品种13个、新技术14项、新设备18套,解决技术问题23个。自治区扶贫考核各项工作任务指标均已超额完成。(蒙进煌 蓝艳青 黄雪兰)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宣传国家科技政策,展示国家科技形象,增强国家科技软实力,参与国际科技舆论竞争,提高国际科技话语权,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网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