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以来,南宁市通过优政策、建平台、强合作、育人才等一系列措施,大力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南宁市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科技支撑。截至目前,全市拥有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120家,高新技术企业保有量1378家,广西瞪羚企业45家,60项重大科技成果获2022年度广西科学技术奖,获奖数占全区的37.26%;2023年度通过自治区认定的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达449项,产生效益额达121.13亿元,均位列全区第一。
出台激励政策,企业科技成果转化能动性不断提高。南宁市逐步完善政策体系,先后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全面落实强首府战略的若干措施》《南宁市企业科技成果转化后补助管理办法》《南宁市激励企业加大研发经费投入财政奖补实施办法》等系列激励政策,对企业自主研发、引进吸收创新项目和技术等给予扶持和奖励。“十四五”以来,共发放企业研发奖补、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平台建设补助、科技成果转化、科技创新券等补助1.85亿元。
建设创新平台,科技成果转化通道不断拓宽。围绕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等领域,聚集创新要素,布局建设了一批企业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新型产业技术研究机构等创新平台,实施技术难题攻关、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全市拥有各类创新平台总933个;其中,引进新型产业技术研究机构26家,带动100多项前瞻性技术成果在南宁转化,实现营收超16.86亿元。
加强科技合作,科技成果转化技术支撑不断增强。推动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开展各类科技合作,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财政资金支持。2021-2023年度南宁市实施产学研科技合作项目94项,科技经费5020万元。创新政校合作模式,南宁市与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共建桂电南宁研究院,累计入驻2300余名研究生,布局建设14个科研平台,与南南铝箔、广西交科集团等多家企事业单位开展科研合作项目100余项,更好促进了科技成果落地转化。
培育科技人才,科技成果转化可持续发展不断推动。南宁市坚持聚人才、聚资源,通过中国•南宁海(境)外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和建设“人才飞地”引智引才,累计引进海外人才项目37项、建设“人才飞地”7家。培育科研助理人才,组织企业开发科研助理岗位,吸纳567名高校应届毕业生入职,全市拥有高层次人才6564名,为科技成果转化可持续发展提供新动力。(闫慧)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宣传国家科技政策,展示国家科技形象,增强国家科技软实力,参与国际科技舆论竞争,提高国际科技话语权,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网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