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耕医疗耗材、民用影像、工业影像、医用防护等领域多年,产品市场占有率居国内医用胶片行业前列;带动本地铝材、铝合金精密加工和机械加工等制造产业的配套和协同发展……一个个聚焦实业、“身怀绝技”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成为首府工业高质量发展的生力军。
近日,自治区工信厅牵头举行全区促进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工作推进会。记者从会上获悉,2021年以来,广西涌现出一大批“补短板”“填空白”的专精特新企业,促进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工作取得一定成效。其中,南宁市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14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4家、自治区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61家,各梯次专精特新企业数量均位居全区前列。
深入实施专精特新企业培育行动
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具有“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的特点,是中小企业中最具创新潜能的主体,长期深耕细分市场,科技创新实力突出,掌握关键核心技术,是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生力军。
3年来,广西累计培育自治区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667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01家、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9个。从分布上看,广西培育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超七成集中在机械、汽车、新一代信息技术、石化化工、生物医药等行业,超六成属于工业基础领域,超七成深耕行业10年以上,超八成居广西细分市场首位,涌现出一批“补短板”“填空白”的企业,已成为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有力支撑。
广西加大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扶持力度。会上透露,2021年以来,广西获得国家和自治区专项资金3亿多元,支持培育出21家重点“小巨人”企业、737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与此同时,全区重点拟上市企业20家有14家是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全区共7家企业挂牌上市,其中5家是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已成为上市主力军。
今后,自治区将按照“提质量、优环境、强服务、促融通”工作要求,围绕“政策体系、服务体系”两个领域,紧盯“能力提升、融通发展”两个目标,积极促进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深入实施专精特新企业培育行动,以产业链为主线,产业集群为载体,创新平台建设、人才队伍建设为抓手,提升中小企业发展质量。
构建服务体系促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
推进会上,不少内容与南宁市息息相关。如广西积极推动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建设,南宁市入围全国首批试点城市,获得1.5亿元中央资金支持,重点推进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铝精深加工等六大细分行业专精特新企业数字化转型。在提升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服务水平方面,广西各市实施了很多创新举措,其中南宁市制定专精特新财政扶持措施,助推专精特新企业加强研发、扩大生产的做法得到了自治区工信厅的肯定。
会上,南宁市工业促进和中小企业服务中心与南宁市培育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代表——广西巨星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分别作了工作经验介绍和交流发言。
据介绍,近年来,南宁市工业促进和中小企业服务中心构建“1+6+N”(1个中心、6大功能平台及N项服务)服务体系,着力在投融资、市场开拓、科技协同创新、数字化转型4个方面攻坚专精特新培育的难题,促进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取得了一定成效。
尤其是该中心依托财政配套资金深耕打造“两台一会”中小企业政府性融资平台,通过风险补偿、增信引导,成功打通了银行、担保等超30家金融机构的融资渠道,推出九大类政策性融资产品,累计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近400亿元。引导南宁产业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设立“专精特优”基金,各大金融机构设立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白名单,联动广西北部湾股权交易所提供科技金融、上市辅导等服务,大力发展基金和撬动资本市场力量,构建优势互补、差异化服务的多元融资格局。
未来,该中心将以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工作为契机,加强服务平台自身数字化能力提升建设,加快外向型、国际化“双向开放”发展,打造面向东盟的外向型、国际化“一站式”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3.0版本,从投融资、数字化转型、市场开拓、跨境服务、项目建设服务、科技创新、人才培育、权益维护方面持续优化“一起益企”行动,为全区专精特新培育工作作出更大贡献。(韦静)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宣传国家科技政策,展示国家科技形象,增强国家科技软实力,参与国际科技舆论竞争,提高国际科技话语权,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网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