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池市科创金融贷款余额78.12亿元,同比增长12.22%,辖区内9家金融机构有‘科创贷’特色产品15个,为科技型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和科技小巨人以及有色金属产业上下游产业企业提供了丰富的科创贷、知识产权质押贷等信贷产品……”人民银行河池市分行赵合金副行长介绍科创金融情况。
河池市科技、金融部门建立“月份征集、季度会商、年度评估”科技金融融合发展模式,切实解决科技型企业融资难题,助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3月22日,河池市科技局、人民银行河池市分行围绕“科技金融助力有色金属产业转型升级”主题,举行2024年第一季度科技金融会商活动。会议签订了《科技金融合作备忘录》,12家有色金属新材料科技型企业、10家金融机构以及市金融办、金融监管局等单位参加会商,共同落实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和国务院关于加大力度支持科技型企业融资行动相关要求,全面加大对全市科技型企业融资支持力度,为科技型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的多元化接力式金融服务,促进有色金属产业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南丹南方有色金属有限公司技术部刘旭升发言时说:“南丹南方公司作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全区高新技术百强企业,南丹南方公司2023年纳税7亿多元,每年研发投入近6亿元,目前公司研发立项达32项,其中产学研科研项目‘挥发窑富氧熔炼技术应用’的研发成果属国内首创,科技成果及时转化应用得益于金融机构的融资支持”。广西誉升锗业高新技术有限公司作为新获备案的高新技术企业,2023年获得广西有色金属产业科技成果转化中试研究基地认定,该企业在中试基地投入1000多万元共建有色金属产业科技成果转化中试研究基地,已经获得申请专利授权24项,先后承担“中低品位磷矿真空碳热还原中磷元素的分离规律及冷凝回收机理”“湿法炼锌净化渣中锌金属回收关键工艺研究”等项目,实现成果转化12项,产值近5000万元;该企业获得金融机构授信接近13亿元,目前桂林银行、北部湾银行河池分行、邮政银行河池分行、农合机构等金融机构协同对接该企业的融资工作。
河池市探索科技金融促进实体经济发展政策措施,建立重点有色金属产业链企业调研监测制度,从企业规模、行业类别、发展质量、对社会经济发展贡献等维度考量,选取南丹县南方公司、广西鑫锋环保公司等企业作为监测对象,全面掌握有色金属企业生产经营、投融资活动、营商环境等方面信息需求和建议,有针对性完善科技金融支持政策。据统计,截至目前,河池市有色金属产业贷款余额53.4亿元,新增贷款12.78亿元,余额同比增长31.46%,其中有色金属采选业贷款余额5.8亿元,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贷款余额47.58亿元,同比增长43.93%,贷款主要投向南方有色、誉升锗业、吉朗铟业、高峰矿业、华锡矿业等有色金属重点科技型企业,综合运用有贷款、保理、信用证、金融衍生品等多种金融工具支持有色金属企业全方位的资金需求。
据了解,河池市地处云贵高原南缘与桂中盆地交接地带,属南岭东西向成矿带与丹池北西向成矿带的叠加部位,具有优越的成矿地质条件,已发现矿产53种,大型矿区95个、中型矿区114个。河池拥有丰富的锡、铅、锌、锑、铟等有色金属矿产资源,锡、锑储量居全国前列,铟资源储量在世界占有重要地位,脆硫铅锑矿特色突出,是国内最大的铅锌生产基地,素有“世界铟都”、“中国锡都”美誉,是中国著名的“有色金属之乡”。近年来,河池市委市政府将有色金属产业作为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重点产业布局,培育河池千亿生态环保型有色金属产业集群,推动有色金属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改造,推动建设全球最大的铅锌生产基地、国家生态环保型有色金属产业示范基地、金属新材料国家级军民融合产业试验区、全国最大的国家战略性稀贵金属综合回收基地、河池市高纯金属基地,围绕有色金属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构建技术创新、产品创新、科技金融创新的发展链条,促进有色金属产业与新技术、新业态融合发展,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发展。
“近年来,河池有色金属企业参与国内高校、科研院所申报实施国家、自治区重点或重大科技专项14项,项目资助资金达1.2亿元,有效撬动和激励有色金属企业的自主创新。”河池市科技局党组书记田寒露介绍科技金融支持有色金属产业发展时说道。河池有色金属产业及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发展强劲,行业在深层和复杂矿体集约化采矿技术、多金属矿产资源高效综合回收技术、高纯及超高纯有色金属材料提纯技术等领域的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持续取得突破,河池市实施和探索创新科技金融融合发展模式,通过建立政府推动与市场化运作相结合的运行机制,积极引导有色金属企业争取国家、自治区各类扶持计划和金融机构的科技金融政策扶持,如南丹南方有色金属有限公司参与北京科技大学申报“复杂锑金多金属矿产资源绿色选冶关键技术”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形成政策性资金、科技项目补助资金、创投基金和银行贷款互为补充的产业资金保障体系,在助力有色金属矿产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绿色化改造等产业转型升级中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覃代猛)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宣传国家科技政策,展示国家科技形象,增强国家科技软实力,参与国际科技舆论竞争,提高国际科技话语权,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网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